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重生后,她成了权臣黑月光 > 第678章 许清瑶疯了(第1页)

第678章 许清瑶疯了(第1页)

文菁菁与李国公府众人皆以为,今日谢易墨必将身败名裂,再难翻身。

然而谢凌的出现,却是保全了红杏出墙的谢易墨。

不知谢凌跟李国公府交换了什么条件,导致李国公府不仅平息怒火,还愿意签下和离书,更将此事就此揭过。一纸文书,斩断了谢易墨与李鹤川的夫妻名分,从此嫁娶各不相干。

李家又怒又不敢言,只能亲自接待着谢凌这尊大佛。

如今圣眷正浓的谢凌官拜江南总兵,手握重权,待平定南方叛乱后再添功绩,以他的年纪与家世。。。。。。

春寒料峭,山道蜿蜒如蛇。谢凌策马穿行于松林之间,风卷起他紫袍下摆,猎猎作响。怀中那支凤簪紧贴心口,仿佛隔着衣衫也能感受到它的温润光泽。他不曾打开看过,却知其每一寸雕纹都与她发间曾经戴过的那一支一模一样??那是当年她在云香楼初露锋芒时,他悄悄命匠人仿制的旧物,原以为此生无望送出,如今终于有了归处。

可北境战报如雷贯耳,不容迟疑。

敌军突袭雁门关外三屯营,烧杀劫掠,百姓流离。朝廷连发七道急诏,召五品以上重臣即日返京议事。谢凌身为尚书左仆射,掌兵部实权,岂能滞留徽州?昨夜临行前,他站在归晚楼门口回望,见阮凝玉仍立于灯笼之下,身影单薄却挺直如竹。她没哭,也没挽留,只轻轻说了一句:“记得吃饭。”

这句话在他心头滚了千遍,竟比任何誓言更沉。

第三日黄昏,官道尽头现出京城轮廓。城墙巍峨,暮色苍茫,城门将闭未闭。守卒认出他的仪仗,慌忙跪地迎候。谢凌未作停留,直驱宫门。太极殿前已有数十官员列队等候,个个神色凝重。内侍宣旨后,皇帝亲自主持军议,龙颜含怒:“敌酋趁我朝换季防务交接之际犯边,其心可诛!诸卿有何良策?”

群臣默然。唯有兵部尚书陈德海出列奏道:“当遣大军压境,以震慑为主,暂缓深入草原,以免陷入持久鏖战。”

谢凌冷声反驳:“若不痛击,反示怯弱,只会助长其贪欲。今冬雪融早,草场已绿,正是敌骑最盛之时。宜速派精锐奇袭其粮道,断其退路,再以主力合围,方可一战定局。”

皇帝目光微动:“谢卿所言极是。然谁堪为帅?”

满殿寂静。

“臣愿往。”谢凌拱手而出,声音不高,却震得梁上尘落。

皇帝深深看他一眼,终点头允准,并赐尚方宝剑,许其节制北地六镇兵马。

散会之后,谢凌并未立即归府,而是绕道去了城西一座废弃道观。此处荒僻无人,唯有一株百年老梅孤傲挺立。他推开残破木门,走入暗室,取出密匣,翻阅近日各地密探呈报。

目光停在一条不起眼的小字上:【徽州府衙暗查归晚楼账目,疑涉私盐交易线索】。

他眸光骤冷。

“齐青寂……”他低声念着这个名字,指尖用力掐入掌心。

此人虽已辞去云香楼东主之位,退隐江南,但根基未除,耳目遍布南北商路。阮凝玉抽身而去,等于斩断他一条财路,他又怎会善罢甘休?如今竟借官府之手,欲污归晚楼清誉?

谢凌当即提笔修书两封,一封送往徽州知府衙门,明令禁止任何官员干涉归晚楼经营;另一封则交予自己安插在户部的心腹,命其彻查近三个月所有进出徽州的盐引记录,务必找出栽赃证据。

做完这些,他才踏上归途。

夜深人静,府邸烛火未熄。他刚踏入书房,便见案几上搁着一封信,火漆印完好,却是阮凝玉亲笔字迹。

心猛地一跳。

他拆开信,纸上墨香犹存:

【谢君:

昨日有老妇携幼子来食面,母病卧床,儿饥啼不止。我免其资,赠热汤两碗。临走时小儿仰头问我:“阿姊,你是菩萨吗?”我笑而不答。

可我想明白了,我不做菩萨,也不做棋子。我要这归晚楼,真真正正暖到每一个需要它的人。

你保家卫国,我守这一方灯火。等你归来时,若觉得这里变了模样,请别惊讶??因为我终于不再只是那个躲在云香楼阴影里的女子。

天寒,加衣。

凝玉】

谢凌读完,久久不动。

烛火映照着他眼角细微的纹路,那是一向冰冷铁血的权臣脸上从未有过的柔软。他将信折好,放入贴身小囊,紧挨着那支凤簪。然后提笔研墨,回了一纸短笺:

【吾妻:

北风烈,帐中暖。

你说的话,我都记下了。

待凯旋日,我亲自为你挂匾??不是‘归晚’,而是‘永宁’。

勿忧,莫惧,我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