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不是为了惩罚我才醒的?”他哽咽着问。
“我是为了告诉你??你已经被原谅了。”她睁开眼,凝视着他,“不是因为我宽宏大量,而是因为你终于肯面对自己了。这才是最难的事。”
他们在湖边坐了一整天。傍晚时分,林婉柔忽然问:“你还记得福利院那次火灾吗?”
他点头:“半夜电线短路,整栋楼着火。我们五个全被困在二楼。”
“是你踹开了安全门。”她说,“那时候你才十一岁,明明最怕火,却第一个冲出去救阿?。”
“我记得……她吓得说不出话。”
“你知道为什么我能挺过来吗?”她望着远方,“因为在昏迷的时候,我不断梦见那个画面??小小的你抱着阿?从浓烟里爬出来,脸上全是灰,却还在喊‘别怕,我带你出去’。那是我心中关于人性最后的信念:即使伤痕累累,仍有人愿意伸手。”
周临川低下头,久久不能言语。
离开前,他留下了一样东西??那本《星星为什么会眨眼》的复刻版,扉页上写着:
>“致林老师:
>您教会我,科学不只是计算与逻辑,更是理解与悲悯。
>这本书,送给曾经照亮我的光。”
回到南方海滨城市已是两周后。春天已彻底降临,福利院后山的歪脖子树抽出更多新叶,孩子们在树下搭了个简易秋千,笑声随风飘荡。
那天晚上,周临川收到小八的消息:
>“阿?问我,如果有一天你也走了,会不会忘了我们?
>
>我说,不会。因为你们已经住进他心里了,就像麻雀住进了屋檐。
>
>她听完点点头,然后认真地说:‘那我要多讲点故事,让他记得更牢。’”
他笑着回复:“告诉她,我已经准备好了笔记本,专门记她的每一句话。”
第二天,“共感表达工作坊”迎来了一场特别课程。周临川邀请了几位曾在战争中失去亲人的孩子,尝试通过共感手环传递一段未说出口的话。过程并不顺利,有人中途崩溃大哭,有人拒绝连接。但他没有催促,只是陪着。
当最后一个女孩成功发送出“妈妈,我想你回家”这条情绪信息时,整个教室陷入寂静。几秒钟后,远在千里之外的一位母亲终端自动响应,传来一段温柔的哼唱??那是她女儿婴儿时期最爱的摇篮曲。
那一刻,所有人都哭了。
苏文清站在角落,悄悄抹去眼角的泪,低声说:“我们不是在修复技术,我们是在重建信任。”
夜深人静,周临川独自走在海边步道上。手机震动,是商景予的消息:
>“共感网今日记录到一次全球性情感共振事件,峰值出现在晚间七点四十三分。分析显示,触发源分散在一百二十七个国家,主题关键词为:思念、歉意、希望。
>
>系统自动命名该波动为??《人间?第二乐章》。
>
>附言:阿?寄了包东西给你,签收时小心烫手,她说里面是‘家的味道’。”
他停下脚步,望着浩瀚星空,忽然笑了。
原来,真正的改变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的革命,而是千万颗心在同一时刻轻轻震动,如同星辰低语,汇成潮汐。
他转身朝疗愈中心走去,步伐坚定。
明天,他又可以给孩子们讲一个新的故事了。
比如,《月亮为什么不会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