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宁道:“我猜你心中不是没主意的,我想先听你的意思。”
曹班叹气:“要我说的话,两方面吧,这次领头的,出发之前就要公开处理,剩下的就不是处理的问题了。”
“只有一个还好,五十多个,那必须要从制度上下手才行。”
段宁笑了:“你这不是很清楚嘛。”
曹班嘿嘿道:“框架是有的,细节上还要姐姐操刀才行。”
在酸枣的这个夜晚,一个全新的部门从符柯的情报部中独立出来,并提升至和情报部、武都尉等五部并列的级别。
监察部设立后,曹班手下正式扩充为六部,其人员一部分从情报部中抽调,一部分从姐妹各自的势力中选调,都尉暂时由符柯兼任。
曹班的性别不可能一直瞒下去,与其堵之,不如借此机会,彻底拔出这个隐患。
曹班女性身份的流言,在姐妹的推波助澜下,很快从酸枣,传到了曹班的几大据点中,其中泰山郡和交州的苍梧郡出现了小规模聚众抗议,都是世家牵的头。
不过自己地盘一切好说,激进者就用激进手段对付,一棒子不行就再来一棒子,再通过增加治下女官岗位,树立优秀女官的典型模范等多项举措,对那些转不过弯来的人进行脱敏治疗。
这边军营里,考虑到战争在即,监察部只记录人员名单,防止军中哗变,武都尉出面,处理领头人,杀鸡敬猴,保证大军开拔前上下一心。
除了监察部的设立,当夜最重要的议题,便是用兵。
“孔伷在陉山被人杀了,我们的消息比袁绍快一步,他想先在河内郡的怀县集结,等来孔伷的豫州步卒,再一起西进攻小平津。”
其实就算孔伷不出事,他回了豫州估计也不会再出来了,关东联军根本不是一条心,有点本事的现在都开始划地盘了,袁绍在盟主的位置上被架着,再加上白得了曹班的兵,才勉为其难地愿意继续讨董。
“我们有两个选择,和曹操一样,打旋门关,那就会对上徐荣,如果听袁绍的,打小平津,那过了黄河就是洛阳,董卓肯定会亲自来。”
第136章
从董卓的角度来看,洛阳几乎是被四面合围了。
除了西面的白波军有心腹大将李傕守着,暂时能让他稍微松口气外,北面的河阳津、小平津、孟津三大渡口,东面的旋门关,南面的伊阙关、大谷关、轩辕关都是通往洛阳的战略要地,同时也是他需要布置兵力防守的地方。
而其中距离洛阳最近的,便是黄河水上的三大渡口,因此这里布置的兵力也是最多的。
根据姐妹俩的分析,单纯作战胜率来看,当然是南面的三关最容易被突破,历史上记载孙坚进入洛阳便是走的伊阙关。
但那里现在算是袁术的地盘,袁绍的关东军不可能舍近求远是一方面,绕道南路需要经过东路的徐荣又是一方面。
而东路的徐荣兵力虽然不及北面,但是曹操刚刚在徐荣那里吃了败仗,以袁绍的性格,他就是输,也要输给董卓,因此东路袁绍肯定也不会去碰。
这就有些麻烦了。
要知道袁绍这次发的四万兵中,几乎一半都是本地征召的新兵,这些人说是士兵,其实就是手拿武器的饥民。
袁绍在酸枣拖了那么久,军中粮食早被吃得七七八八了,每次征来新一批的粮食,都是那些联军的旧部们先分,余下些带味道的稀羹才给新兵们,喝个水饱都不够,更别说训练了,曹班在段宁的军营里看了一圈,都怕他们被风吹跑了。
而剩下那些真正可以作战的两万部曲中,姐妹的部将占了一半有余。
四舍五入一下,就是说姐妹这一万两千兵,要对付董卓部署在洛阳以北的三万兵力,而且还是三万补给充足、训练有素的京畿守兵。
“硬碰硬是肯定不行了,就算是胜了,我们也折损不起。”段宁道。
“如果用计呢?”曹班问符柯。
姐姐这边的最大的谋士不在,不过自己这边也是不缺智囊的。
戏志才在酸枣憋得都快长蘑菇了,曹班一回来就到她帐里问什么时候能出兵,说他已经和彭放沙盘、实地大小规模演练了不下百次,北、东两路攻董卓的计谋也有十余条可供挑选。
“预估最低战损在百分之三十到四十间。”符柯回答。
姐妹对视一眼,还是太高了。
对于她们这样小基数的兵力来说,折损三分之一,几乎就很难在短时间内再次发兵讨董了,战机一旦延误,牵一发而动全身,所有的部署都要重排。
虽然姐姐在凉州田庄和并州保留了部分实力,但曹班这边因为分兵辽东,同时考虑到讨董后的据点建设,几乎出动了全部的有生力量。
即使是预知一部分历史,她们每走一步,也伴随着巨大的沉默成本。
室内光线渐渐暗了下来,姐姐将案上的铜灯台,挪到面前,拿起桌上的剪子,剪短灯芯,小小的火苗重新在她的双眸里跳动起来。
“你说历史上孙坚打进了洛阳,他是怎么做到的?”
妹妹盯着烛芯道:“董卓的两个手下不和,互相传递假情报,给了孙坚机会。”
姐姐好奇道:“哪两个聪明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