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见状,岔开话题道:“董卓倒行逆施,人人得而诛之,董卓之死,实乃天意。”
凌操一听,果然一跺脚,激动道:“真死啦!快哉快哉!”
他给高兴地跑到院子里,取下三条鱼干,送给三位客人,他有意和周瑜攀谈,因此给他的鱼干也是熏得最完整,最黑亮的一条。
“那你们说,从此以后,是不是天下太平了?”
凌操说者无心,三人听完却心境各异。
一直沉默不言的诸葛亮,看着手里的鱼干,鱼眼里闪着诡异的光,鱼的腥味和肉食的香气混合着,漫溢在狭窄的屋子里。
他对周瑜道:“我这次来,也是和阿瑜道别的。”
第156章
“道别?怎么就要走了,不多呆几天吗,那下次……”
孙策话说到一半,见周瑜沉默不语,顿时明白过来,一下站了起来:“你要走去哪?再也不来扬州了么?”
“嗯。”诸葛亮垂着头,来回捏着手里的腌鱼干,指腹挂下一层油亮的粉末。
“哎呀,这么突然就……”凌操见到气氛不对,想站出来说些什么,见诸葛亮糟蹋鱼干,下意识地拍掉了他的手。
“嘿,再怎么说,也不能糟蹋粮食啊。”
“嗯。”诸葛亮的头却垂得更低了。
凌操和孙策对视一眼,两人起身来到诸葛亮身边,蹲下身,从下往上去看诸葛亮的表情。
少年眼眶红红的,长长的睫羽下,居然挂上露水了。
“哎呦,是我的过错了!”凌操见他抱着鱼干不吭声,心念电转,一拍脑门。
一定是他分鱼不公平,惹得小郎君不开心了!
“刚才没注意,这条鱼是有些太小了,为兄这就去给你换,莫急哈……”
凌操说着就要出去,却被诸葛亮扯住了衣袖,他回头,少年用袖子摸了摸脸,转过身,将背上一直被着的小布包转到身前来。
这只小布包诸葛亮已经用了很久了,包底被磨破之后,他又重新缝补上,缝纫课是格物院□□授的,这门课他也是满分呢。
屋内众人都安静地看诸葛亮在布包里掏东西,周瑜也默默地看着,他还在努力消化诸葛亮所说的“道别”。
仔细一想,他和诸葛亮两人,一个居交州,一个居扬州,相隔千里,却能年年相见,视彼此为知己,靠得是什么?
是海船。
南方的交州、北方的即墨港,有百米海船,可在海上航行数月,可抵御汹涌的海浪和猛烈的海风。
一旦将这样不可思议的事情视为寻常后,他就会忽视一个现实——
对于周瑜来说,诸葛亮和他乘坐的海船就像海上飘忽的海风一样,每年固定季节被吹到岸上,但当他想要去追风时,却根本无从寻起。
所以诸葛亮说“道别”,意思就是,他以后不会再随船来扬州了。
他曾经问过诸葛亮,为什么会在此停留,对方的回答是——扬州有许多需要他探究的人事。
所以他现在要走了,他想探究的事情,都了解清楚了吗?
自己一直努力追寻他的步伐,最终还是没能追上吗?
他见诸葛亮从小布包里翻出一个东西,就像他们以往每次见面那样,递给他。
他接过来,那是一张纸,用一根可以伸缩的弹性绳捆成圆柱状。
他轻轻拨下弹性绳,绳圈在离开纸筒后,跳上了自己的手腕,将他的手腕圈住。
他缓缓展开
诸葛亮这次带给他的,是一张纸。
准确来说,是一张宣传海报。
海报上方用浓墨大字写着——
高等学府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