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里斯没动,因为这球队友踢飞了。
众人:“……”
麻了。
伊里斯方向全部判断对了?
把球踢飞的队友一脸懵,伊里斯为啥都不动一下?
伊里斯摊手,因为这球他觉得就没射正,没必要浪费力气。
队友:“……”
该配合我演出的门将对我视而不见。
队友们不可思议:“伊里斯!你扑点球怎么好像很有一手?!”
“你以前到底是干啥的?我不信你小时候就只是踢前锋!”
伊里斯持续摊手,这怎么解释呢,别问,问就是预判。
踢球逻辑都是一样的,位置不一样细节不一样,脑回路是可以共用的。
感谢上辈子的俱乐部队长,对方是个门将,教了自己不少干货~
克洛普:“……”
美因茨主帅内心大感震撼,但美因茨主帅不说。
克洛普内心有了计较,点球训练结束,他把边路球员叫到一边单独训练。
拜仁是一支很讲究边路进攻的球队,他们不像之前的比勒菲尔德,后者专门攻美因茨的左路。
拜仁是两翼齐飞,时不时进攻变阵,不拘泥于4231或是352,当你沉浸在他给你带的节奏的时候,他忽然就换了一个打法,从另一侧进球了。
美因茨胜在球员普遍体力好,身体强度不错,伊里斯身体强度不够,他的脚下技术和大脑可以弥补缺点。
克洛普思虑再三,拼边路他们拼不过,只能试试能不能反过来带拜仁节奏。
伊里斯的上一场半决赛表现给了克洛普灵感——把节奏点放在中场,转移对手对薄弱点——球门的注意。
实际上,伊里斯在球门前受到对手威胁的次数不多,整场比赛最后20分钟,球基本是在中场兜圈子的。
球门不是进攻火力点,门将水平如何自然就不是最重要的。
面对强队,弱队只能以防守为主,保存体力,苟下半场。
克洛普指着战术板:“对拜仁的比赛,我们依然是442,不过这回我们设双后腰,两个后腰负责把握球队攻防转换节奏。”
“这是上半场的踢法,至于下半场如何踢,我们视情况而定。”
美因茨的边路将会是本场比赛最关键的位置,如果边路崩得太快,中场往中路攻的这一波力量就容易被带累。
伊里斯开始研究自己这场比赛上场后,需要直面的球员。
——巴拉克,又高又壮,拜仁的中场,很能进球,也能传球,左右脚均衡,几乎没有缺点。
在体格比不过的情况下,要怎么跟这种球员对线?
秀脚法吗?
伊里斯还是倾向于传球,陆战打不过,那就打空战吧。
伊里斯私以为,自己是开战斗机的,不擅长近身肉搏。
如果他们能提高控球率,其实这场比赛不是没机会,希望拜仁会小瞧他们,给他们翻盘的机会。
相比于美因茨的备战,拜仁的备战可轻松多了。
美因茨要针对拜仁全队,拜仁只用针对伊里斯一个人。
拜仁主帅给球员们看了几段录像,关于伊里斯几次传球前后的处理。
最后,这位主帅总结道:“不要让兰瑟拿球!他体格不行,巴拉克,你的位置跟他在一条线上,必要时你用身体生吃他!”
巴拉克点头,表示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