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问冯查理:“之前这个案子的线索乱得毫无头绪,我们所获得的信息也相当少,甚至连被害者本身也不愿意透露关于十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所以导致我们在询问的时候屡屡碰壁。但是等到第三名被害者那封信件居然没有被拿走,凶手都已经入室杀人了,难道是没有时间去找在书里夹的那封证件,还是说那封信件是故意留给警方的?”
冯查理思索着说:“家里书柜书比较多的话,或许凶手一时没有找到销毁证据的地方也说不定……”
“但是想一想,第一名受害者胡潘山,他为什么当初自行把那封信用公文包带出家?连他老婆都不知道,是因为那封信件上有他十年前杀过人的证据。虽然我不知道学校是怎么会把这件事压下来,让我们压根没有查到,但是那一封信,咱们也不该留在家里啊!”
冯查理若有所思:“你说的事,如果被人翻到了,他们曾经所作所为不就暴露了。”
“对,第二名受害者柳玉玉,在面对警署警员询问的时候,支支吾吾也是这样的。如果只是了解原委的人扮演那个人,向他们发送警告威胁信,那么他们如果报警,之前的杀人行为确凿的话,他们也会受到法律审判。所以说这封信他们收到以后第一反应应该是销毁,留在家里显得有些古怪。”
“会不会有可能这个陶大业为人处事就是很不谨慎呢?”
“或许是吧,但是我们不能排除其他可能性。我最怕的是整件案子我们是被人引着走的。不知道为什么,总有这种隐隐的感觉。比如说第一案的目击证人是不是就被人摆了一道,被人做了个局?不然的话,大家目击的凶手为什么会有不在场证据?而且证据还那样确凿。有没有可能我们是被耍了?”
冯查理原本也就对这些案子有所疑虑,听林美琪这么说,背后一阵寒意涌了上来。
“你这么说倒有可能了。为什么凶手那样细致冷静,能够扮成秦柔美蒙混过关,事先逃脱追踪,却在这一次在这封信件上留下半个指纹?或许是在引导警方,导向他想让我们去往的方向。但他以为警方是吃白饭的,看不出来他的小心思吗?”冯查理挑眉。
“或许是,凶手认为这是一个完美犯罪,或者说我们完全没有办法将他定罪。确实是个自信的,甚至是有点自大的家伙。不过我觉得事情已经在加快速度了,既然他已经把指纹向我们透露了,说明他想要让我们看到的景象即将展现在我们面前。”
呼呼,一阵寒风吹过。
这两天有些降温,晚上风一大就会感到冷。
林美琪在车里打了个寒颤,冯查理随手将车后座的外套捞起来递给她:“披上一点,不要感冒了。”“我没事儿,一会儿就到家。回家钻到温暖的被窝里,大不了再煮一碗姜汤喽。”
很快,车到了冯查理将车子停在楼下,开了门送林美琪到楼下。
看着她上了楼,家里灯光点亮,看了一会儿才回到车里。
离开之前,冯查理已经跟林美琪说好,明天不用来那么早,她都忙到凌晨了,就是明天下午去重案组也没关系,反正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跑外勤的警员实施抓捕就好。
林美琪说:“好,不过沙展你也要小心哦,防止现场有什么突然的变化。”
这会儿天已晚,林美琪透过窗户向下看去,黑夜里那个人影钻进了车子,在楼下停了一会儿,很快掉头离开了。
这一晚太累了,林美琪沾枕头就睡着了,一觉睡醒已经是中午时分。
她到楼下买两只包子回来,就着鲜虾粥喝了下去,觉得浑身暖洋洋的。
“还好,昨天没怎么受寒,睡一觉就感觉好多了。”
吃完午饭,可以去上班了,骑脚踏车恰好是消食锻炼。
林美琪发觉自己最近脚踏车骑多了,小腿肌肉都显得很结实,摸一摸,邦邦硬。
这要是下次再遇到歹徒,有体力值的加持,恐怕就像一根铁棒一样,“砰”的一下踢过去,让对方无法逃窜。
她这么想着,突然间电话铃声响起。
是谁打过来的?林美琪愣了一下,起身去接电话,嘴里的包子还没嚼完。
电话那头是冯查理的声音:“林法医,打扰你睡觉了。其实本来该多休息休息的,昨天让你忙到那么晚。”
“没关系的。”林美琪说。
“现在有个紧急情况,不得不找你过来。”
“不会是你们找到了嫌疑人的住处吧?”
“没错,那个验出指纹的所谓凶手李梅眉,在她家里死亡了。这一次死法和前三个不一样,身上没有被划出血印,剖开皮肉的痕迹,看上去像是自杀。”
林美琪一听,心下一冷,果不其然,就连环套都要把警方给绕进去了。
她有种猜测,所谓“自杀”,会不会就是要做出这样的假象,把前三名被害者的嫌疑都引到这名所谓凶手身上,然后等警方找过去的时候,给她盖棺定罪?
这样一个闭环就形成了,凶手就能逃之夭夭。
不过这还是林美琪的主观判断,一切要到了现场才能知道这个所谓自杀案件有没有什么破绽。
如果毫无破绽的话,就算她觉得事情有些地方不对,但是没有证据链,怕是这几桩杀人案的真相就石沉大海了。
第44章背后的东西浮出了水面。
林美琪快速披上风衣朝外走去,到楼下骑着脚踏车前往案发地点。
路上恰好遇到楼里一位邻居阿琴姐。
阿琴戴着白色手套,脏兮兮的,手里还拿两块砖。不远处就是一个建筑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