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自太后免了三妃请安,三妃斗起来再无顾忌,东西六宫战火不断,几乎每日都有交锋。
空有资历没有手腕的荣妃第一个败下阵来,索性当起了甩手掌柜,三天两头地病,还站着茅坑不拉屎。
但比起宜妃四处点火,荣妃这个占茅坑都算省心。
太子妃嫁进宫之后,太子急流勇退,远离中枢,重获圣心,太子妃本人却步步紧逼,志在六宫权柄,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惠妃这个前浪已经被狠狠拍在了沙滩上,一病不起。按照德妃一贯扮猪吃老虎做派,打死她也不会提着脑袋冲上去,硬碰太子妃那把四十米大刀。
她一没背景,二没资历,三没宠爱,靠着争气的肚子,和安分守己一路走到今天。
在两个儿子,特别是十四,长大成人之前,德妃不想提前暴露自己的野心。
等有背景,有资历,有宠爱三妃斗得几败俱伤,等诸皇子分出上下高低,便是她剩者为王的时候。
哪知道惠妃才倒下,皇上好像看不见荣妃和宜妃积极表现,一下将她推到台前。
不想上,也得上了。
此时德妃的心情,与四阿哥刚接下讨债差事时一模一样,糟透。
真想撂挑子,让别人先上,奈何皇命难违,硬着头皮也得跟。
所幸惠妃足够能干,小选的事办得七七八八了,只剩最后一步,请皇上和太后现场挑选,协调内务府安排差事。
德妃手里捏着经过内务府层层筛选小选名册,目光落在其中一个名字上,不由眯了眼。
石家也不知是怎么想的,大姑娘成了太子妃,居然通过小选又送了一个嫡女进宫。
就因为这个石家二姑娘,太后狠狠训斥了惠妃。饶是如此,这位二姑娘名字仍旧稳稳当当写在名册上,没有半点闪失,可见背后有人。
太后问起时,惠妃给太后解释是皇上的意思,德妃不敢去核实,却品出了一点别样的滋味来。
勋贵人家嫡女大选不成,改走小选进宫,严格来讲并不合规矩。不但不合规矩,也不合皇上的心意。
皇上后宫里姐妹花不少,却不愿意给儿子们这样的福气,更何况是太子呢。
德妃想不出石家这位二姑娘到底哪里好,居然能走通惠妃关系,还有本事让皇上点头,让她的名字被太子妃划掉一次,还能重新出现在小选的名单上。
惠妃病重,她被皇上推到台前,早晚要跟太子妃对上,想退都不成。
既然退不成,唯有狭路相逢勇者胜。
太子妃嫁给太子之后椒房独宠,婚后一年多肚子都没有动静,按常理石家这时候送人过来,应该是给太子妃固宠的。
固宠这种事在宫里很常见,太子妃自小养在宫中,不可能不知道。
石家送了人进宫给太子妃固宠,太子妃非但不欢迎,还在第一轮便划掉堂妹名字,要么是不情愿,要么另有内情。
不管是哪种情况,德妃都要想办法扶一把,帮石家这位二姑娘顺利进宫。
说不定,还能看上姐妹争宠,反目成仇的好戏。
到时候惠妃失势,太子妃忙于姐妹撕逼,宜妃和荣妃在皇上心里都不是能管事,这六宫权柄交到她手里任谁也拿不走了。
德妃盘算过自己手中的筹码,两个儿子,皇上的信任,还有这些年在后宫积累的口碑,也不是不能提前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