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穿成咸鱼女配後我成了卷王制造商 > 第155章(第1页)

第155章(第1页)

固安的水患经这几天官民上下一心不眠不休地抢救终于算是稳定下来,裴绍赶来时,宋培风甚至已经做好了灾后初步的救济工作,固安的乡绅富户在荀郦的组织下拿出了银子和粮食表态,这让裴大人十分意外。

小宋大人的身世和从前在翰林院的地位他也算了解,本来把人分派到各个县城考察实况也是为了磨练磨练他们,毕竟总理河道是一件大事,他早做好了持久战的打算,也想率先将手边的刀磨砺出来,固安这场暴雨和水患既在他意料之外,又算是情理之中。

他急匆匆赶来就是怕宋培风没有经验帮不上忙,再把自己搭进去,没想到此时溃决的堤坝被补上,大水冲毁的路也修好了,百姓们虽然依旧是一脸疲惫,但好歹没有裴绍预想中最坏的那般尸鸿遍野,而是按部就班地领取救济粮,照顾老人孩子。

然后重建家园。

最令他惊讶不能平复的,是直到京城来使到了固安迎公主回京,他才知道当今圣上的第七子,中宫嫡出,正在南游的秦鹿公主不知何时得了消息,竟比他还早一步赶了过来,亲自带人加入了抗洪救灾的队伍当中,使得他这个钦差大人比百姓们还要晚一步才知道,公主亲自下水扛沙袋丶做柳辊,默不作声地帮百姓修堤补路。

见到带着郭老大人手信调来救济物资的郭锦瑞时,裴绍忽然长长地叹出一口气。

朱挽宁一行本就特立独行,只要是遇见一起干活的百姓就没有一个不对他们印象深刻的。等小朱同学开始掩藏踪迹转为幕后,荀郦「无意中」透露了消息给衙门的师爷,师爷告知县丞,县丞同娘子感慨,娘子跟一起帮忙的邻居八卦。。。。。。排队领救济粮的第一天,固安上下都传遍了,当初那个堤坝上做柳辊还颐指气使踹人的小妮儿,就是他们印象中高高在上的公主大人!

只是当时大家忙着堵口子,看个热闹也就罢了,这会儿想再去瞅瞅公主啥样,可谁也没再见过,就连当日一起同行的人也都跟在了小荀大人身边。

这个时候荀郦袖着手拉着一干富户往衙门一站,慢吞吞道:「公主感念各位为固安百姓做出的贡献,已经答应了回京后就向圣上上表诸位功绩。」

这话已经说得很好听了,就算有人怀疑小荀大人是在拿着鸡毛当令箭,在这几日公主的流言下也不敢多话,二话没说捐钱捐粮捐布料,引得百姓们自发叩谢公主大恩。

这招听得宋培风失笑摇头,学不来,真的学不来。

第248章劳动人民

朱挽宁也没闲着,她在跟着修补大坝时已经让064测绘了地图,雨停之后就重新把县城下的各个村子转了一遍统计受灾的田地。

维月任劳任怨地跟着,不管自家殿下是上金銮还是下田头,她都尽职尽责地陪伴左右。

小朱没骨头似的趴她身上,懒洋洋地用斗笠遮住天上难得的好阳光,她摩着维月腰间垂下的剑穗,恹恹的不想说话。

程炳找到她时,就是在一处高岗地的砖瓦房上。

「不是说明日就启程回京?」

程炳脸色不是很好,任谁被个絮絮叨叨的内侍官缠磨两天,想来都不会神采飞扬。

朱挽宁应了声,挪了斗笠露出眼看他,「程哥,你说固安没有县令这几年,他们是怎么过的?」

程炳安静地看她,不说话。

他一个武将,还是地方氏族出来的武将,上哪儿知道这种事去?

朱挽宁望着天空想了一会儿,「他们的税逃不掉,却没有人能为他们撑腰。」

程炳终于开口,「此次受灾,裴大人会上表为他们免去今年的赋税。」

「这不够。」朱挽宁喃喃道,「就算不免,他们交得上吗?经了水灾,今年如何活下去都是一个问题,免去今年的赋税,只是给一个虚假的安抚而已。」

程炳:「裴大人会酌情,或可免去固安三年赋税。」

「没用的。」

朱挽宁伸手,程炳拉她起来,她坐起身,居高临下指着那泥泞的土地,「这样的地,错过农时,已经来不及供给他们明年的生计,多的是人手握地契身无分文,你猜这个时候会发生什么。」

青年黑沉沉的眼珠安静地注视着她。

朱挽宁扯着嘴角笑了一下,让人感受不到半分愉悦,「握着粮食和银子的地主会找上门买地。价钱要比正常时便宜不少,可百姓有什么办法?卖了,没有赖以生存的田地,不卖,连眼下的日子都过不下去。而后再耕自己家的田地,竟成了佃户,收成不再是田地,而要看地主的脸色过活。」

「穷者愈穷,富者愈富,还有逼死人的高利贷。。。。。。」

朱挽宁声音微抖,她看着不远处经过的村民,灰扑扑的面容带着连日来的疲惫,却因为天气放晴重新挂上了笑意,仿佛又看到了一丝生活的希望。

忽然有人碰了碰她的肩,朱挽宁濡湿的长睫轻抬,竟是向来寡言少语的维月。

她在她身后半跪着,无论什么打扮都永远挺直的脊背微微屈下,将她从后环住。

「。。。。。。他们还有殿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