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危机紧要关头,赵铎独挑大梁,虽说后来结果不尽如人意,但这份魄力已经非常人能够比拟了。
“我也敬赵将军一杯,敬你在危机时候临危不乱的魄力。”
说罢,谢听晚仰头将杯盏里的桃花酒一饮而尽。
到底是不如军营当中的烧刀子好喝。
“好啊,好,我大汉有宁懿公主如此骁勇善战,又有青莲将军这般勇猛,实在是我大汉之幸啊!”皇帝笑吟吟的开口,目光当中满是赞许。
淑妃于是附和道:“是啊,宁懿公主和青莲将军无疑是为我大汉女子开了一个先例,臣妾相信未来还会有无数个骁勇善战的公主和勇猛无比不输儿郎的女将军的。”
随着皇帝抬手,十二个胡姬旋入殿中。
领舞女子足踝金铃发出清越声响。
胡姬们在异国他乡唱起了家乡的歌谣。
这些都是签订和平协议之后戎狄送来的舞姬,她们不仅仅是舞姬,更是戎狄人臣服的象征。
谢听晚摩挲着酒樽上的缠枝纹,思索着什么。
歌舞声中,何欣渝的翡翠盏突然倾斜,众人于是循声望去。
何欣渝抚了抚鬓边新打的点翠凤钗,笑道:"听闻公主在漠北时,与战王殿下同食同宿,倒是省了传令官的脚程。"
满殿私语骤停。
青莲的将靴碾碎一粒东珠,那是她故意从朝服上扯落的。
谢听晚却已端坐主位,素手执起缠枝纹酒樽,转而说起了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话题,"何姑娘这钗子眼生,可是用南诏贡翠新制的?"
何欣渝闻言洋洋自得道:“那是自然,看来宁懿公主还是不似传闻般说的那样鲁莽。”
就在何欣渝洋洋自得认为谢听晚是在吹捧自己的时候,就听到谢听晚不咸不淡的开口道:“西北战事刚才解决不久,在此之前淑妃娘娘协理后宫大力推崇缩衣节食避免不必要的花销,一切都紧着前线。”
“何小姐一支银钗都是一笔不菲的花销,不免让人觉得有些唏嘘。”谢听晚顿了顿,又道:“这也就罢了,如今何小姐张口闭口就是女子名节,这么大一顶帽子扣下来。”
“没听见圣上方才亲口说了想要日后我大汉朝的女子都能够英勇无畏嘛?若是贞洁都被锁在罗裙之下,那还怎么上阵杀敌?”
何欣渝被怼的说不出话来,只得瞪大了眼睛瞧着谢听晚。
皇后倒是适时开口替何欣渝解围。
“宁懿公主固然如今风光无两,却也用不着如此咄咄逼人吧?想来何小姐说话是有些思虑不周,可今日这样的场面,公主又何苦如此不依不饶呢?”
谢听晚笑了笑,倒是没再说话,抬手让人继续奏乐。
只是,丝竹声再起时,何欣渝的侍女"不慎"打翻炙鹿肉。
油星溅上谢听晚的翟衣袖口,在孔雀翎纹上晕开污渍。
"奴婢该死!"侍女跪地瞬间,袖中滑出谢听晚的玉佩。
青莲的柳叶刀突然钉穿侍女掌心,"好巧的手,偷东西偷到庆功宴了。"
"将军慎言!"何欣渝霍然起身,髻间凤钗簌簌作响,"这丫头是太后亲赐,可是太后娘娘身边的人!"
"太后赐的人,就更该懂规矩。"
“而且重要的不是从谁宫里出来的,而是跟着怎样的主子。”言下之意就是说,是何欣渝自己心术不正,这才导致了跟着她的丫鬟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