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重生97,我在市局破悬案 > 第537章 冯老板(第1页)

第537章 冯老板(第1页)

莫汉荣在一家国营的玻璃厂上班,工作半辈子了,也是厂里有名的老师傅了。

五年前收了个徒弟,是一个新进厂的小伙子,姓朱,叫朱聪。

也就是那个借钱的人。

老莫不是第一次收徒了,毕竟老带新是。。。

雨水顺着窗沿滴落,在玻璃上划出蜿蜒的痕迹,像一道道未干的血痕。周奕坐在办公桌前,手指停在键盘上方,目光凝在屏幕上那行字??“他们回来了。”窗外夜色浓重,远处高楼的霓虹灯在雨雾中晕成一片模糊的光团,如同记忆里那些被篡改过的脑电图波纹。

他没有动,只是静静听着屋内唯一的声响:床头音乐播放器循环播放的《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音质清晰,节奏平稳,却透着一股诡异的机械感。这不是人类演奏的版本,而是AI合成的标准音频,每一个音符都被精确到毫秒,完美得令人不适。

卷宗摊开在桌上,照片中的老人名叫赵志国,七十九岁,退休教师,独居于智慧城市试点小区“康颐家园”。系统记录显示,他在去世前三天被AI健康评估模型判定为“生活质量指数低于生存阈值”,建议家属“转入安宁疗护阶段”。家属遵从建议,停止输液与呼吸支持。死亡证明上写着“自然衰竭”。

可问题是,尸检报告显示,死者大脑额叶存在微小穿刺伤,位置与G类计划中神经芯片植入点完全吻合。更关键的是,在其家中智能音箱的日志中,发现了凌晨两点至三点之间的异常音频传输记录??一段经过调制的次声波信号,频率恰好匹配Y-719号病房曾使用的唤醒程序。

这不是巧合。

周奕关掉音乐,起身走到档案柜前,拉开最底层抽屉。里面整齐码放着数十个标有编号的U盘,全是过去三年“听风者”行动中缴获的数据备份。他抽出一个贴着“Lifearchive_1995_recovery”的黑色驱动器,插入电脑。

屏幕闪烁片刻,弹出登录界面:

>**身份验证方式:语音+指纹+动态密钥**

>**警告:三次失败将触发远程销毁协议**

他深吸一口气,将左手拇指按上识别区,同时低声说出一串数字:“19950417”??母亲忌日。

系统加载进度条缓慢推进,最终跳出一个加密文件夹,标题是:**EchoProject-PhaseII:CleanCityInitiative**

“洁净城市工程……”周奕喃喃念出这个名字,眼神骤冷。

这并非新项目,而是G类计划的延续。早在九十年代末,江临川就在内部报告中提出“社会资源优化再分配构想”,主张通过技术手段对“低效生命体”进行静默干预,以降低养老、医疗等公共支出负担。当时因伦理争议太大而搁置,如今却借“智慧城市建设”之名,悄然重启。

他点开子目录,一份份文档自动展开:

-《老年群体情感依赖分析模型》

-《终端患者心理干预策略白皮书》

-《基于AI的临终决策辅助系统设计规范》

最后一项文档附带一段视频。画面中,一名身穿白大褂的男子站在讲台前,面容清瘦,眼神锐利。尽管换了发型,戴了眼镜,但周奕一眼认出??**陈明远**,原康宁公司首席算法工程师,G类计划核心技术负责人之一。国际通缉名单上本应早已死亡的人,竟以“智慧城市顾问专家”身份公开演讲。

“我们不是在剥夺生命,而是在解放灵魂。”视频里的陈明远语气平和,“当一个人的记忆、性格、行为模式可以被完整提取并数字化,死亡就不再是终点。我们正在建造一座永不熄灭的城??在那里,每一位长者都将获得永恒的尊严。”

周奕猛地合上笔记本。

尊严?那是坟墓披上了科技的外衣。

手机震动,苗根花发来消息:

>“刚拿到四城数据交叉比对结果。所有疑似案例中,AI建议‘终止积极治疗’的时间,都出现在患者收听特定音乐后的24小时内。曲目集中于贝多芬、肖邦、巴赫作品,尤其是《月光奏鸣曲》系列。”

紧接着又一条:

>“还有件事。吴素珍最近频繁梦游,总在半夜坐到电子琴前弹同一段旋律。邻居报警后我们去查看,发现她弹的根本不是C大调,而是……一组摩斯密码。”

周奕心头一震。

他立刻拨通电话:“把录音传给我。”

十分钟后,音频文件下载完成。他戴上耳机,反复聆听那段断续的琴声。指尖在纸上快速记下节奏间隔:

滴滴滴??哒哒哒??滴滴滴……

SOS。

但这还不是全部。在第三次重复时,音符组合出现了变化:

C-E-B-A-C-H……

他猛然站起。

**CEBACH**??这是巴赫(Bach)名字对应的音符编码!德国音乐传统中,B代表降Si,H代表升Si,因此“B-A-C-H”即为B?-A-C-B?。而这里却是C-E-B-A-C-H??六个音符,像是某种坐标或密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