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华娱从洪世贤开始 > 第608章你坐下急什么我看这件事还是要请示一下(第2页)

第608章你坐下急什么我看这件事还是要请示一下(第2页)

林浩然转发给团队所有人,只写了一句:“它们记得光的方向。”

上午九点,视频会议准时开始。议题是《山的孩子与桥》纪录片的结构设计。周小雨提出采用双线叙事:一条线记录工程建设进程,另一条则聚焦孩子们的成长轨迹。

“比如小云,她现在已经能独立操作无人机航拍了。”她说,“我们可以把她拍下的画面穿插进去,形成‘孩子眼中的改变’视角。”

有人提议加入专家访谈和政策解读,增强权威性。林浩然摇头:“不要专家,也不要官话。我们要让石头说话,让泥巴开口。观众要看的不是报告,是心跳。”

最终决定以四季为章,每一季用一首孩子写的诗作标题。春之章定名为《我想让路也开花》,夏之章暂定《太阳比昨天近了一步》,秋章叫《作业本不再湿》,冬章尚未命名。

散会后,林浩然驱车前往城郊的特殊教育学校。这是“回音计划”最新合作站点,二十名听障儿童正在学习用肢体语言表达情绪,并尝试拍摄无声短片。

教室里,一个小女孩正对着摄像机比划手势。老师在一旁翻译:“她说,风是有颜色的,刮南风时是绿色,刮北风时是灰色。因为她妈妈的衣服晾在南阳台,风吹起来像树叶;而爸爸的衣服挂在北边,风吹动时像冬天的铁栏杆。”

林浩然静静听着,忽然问:“她父母还在吗?”

“妈妈走了,爸爸酗酒。”老师低声答,“但她从不在作品里提这些。她说,镜头应该记住美好的事。”

中午,他在操场边遇见另一个男孩,正用粉笔在地上画格子,一边画一边跳。看到林浩然,停下来喘气:“我在拍电影,叫《跳房子通关记》。每一格代表一天,跳完三百六十五格,我就长大了。”

“那你跳到哪了?”

“第一百零三天。”他认真地说,“中间摔过两次,但我都重来了。”

林浩然蹲下身,帮他把歪掉的线条描直。“下次加个存档点吧。”他说,“比如一颗特别的石头,或者一朵野花。累了的时候,看看它,就知道自己已经走了多远。”

下午返回途中,接到北京来电??国家广电总局邀请《沉默者之夜》制作团队参与公益传播标准制定工作,并希望将“声音驿站”模式推广至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他们想复制我们的技术平台。”周小雨在电话里说,“但担心隐私泄露风险。”

“那就让他们先学会尊重沉默。”林浩然靠在座椅上,闭目思索片刻,“告诉他们,可以借鉴形式,但必须遵守三项底线:第一,所有上传内容匿名处理;第二,禁止算法推荐或流量变现;第三,每座城市设立线下倾听角,由本地志愿者轮值守护。”

挂断电话时,夕阳正斜照进车窗,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想起多年前刚入行时拍的第一部片子,讲的是一个农民工在工地宿舍里自学英语,只为有一天能听懂女儿在国外打来的电话。当时没人愿意播,他说服一家社区电视台深夜试放,结果当晚接到十七通观众来电,全是想帮忙教口语的退休教师。

原来有些声音,从来不怕走得慢,只怕没人愿意听。

晚上回到老院,发现阿依古丽坐在门前台阶上,怀里抱着一台旧式录音机。见他回来,她站起来,有些局促地说:“老师,我……我想录一首歌。”

“当然可以。”

“不是唱的……是我写给妈妈的信,配上我自己哼的旋律。”

林浩然带她进屋,调试设备,帮她戴上耳机。女孩坐定后,深吸一口气,开始朗读:

“妈妈,广东的夏天是不是也很冷?这里的雪化了,墙上的‘我想你’还能看清。我现在不怕写了,因为林老师说,说出来的话不会消失。它们会变成星星,落在别人梦里……”

她的声音轻柔,带着新疆口音的汉语像风吹过麦田。录完后,她摘下耳机,眼睛亮亮的:“能……能寄给她吗?”

“我已经托人把地址更新了。”林浩然点头,“下周就能送到她打工的厂里。而且,我们会把这封信收入‘母亲的手稿’合辑,配乐发行。”

“真的吗?”她怔住了,随即低头笑了,眼泪却悄悄滑落。

那一晚,林浩然再次打开录音笔,按下录制键。没有说话,只是让机器静静地捕捉屋内的气息??炉火噼啪作响,风掠过屋檐,远处传来狗吠,还有阿依古丽在隔壁哼刚才那首曲子的声音。

这段音频后来被命名为《冬夜留声》,编号“回音第408号”,备注栏写着:“无需言语的时刻,也是回音的一部分。”

几天后,深圳国际学校的义卖成果落地??十台移动放映设备运抵云南村庄,随行的还有两名学生志愿者,带着全套摄影器材和教学手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