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华娱从洪世贤开始 > 第611章外骨骼无人机国家有这些高科技吗(第1页)

第611章外骨骼无人机国家有这些高科技吗(第1页)

摩洛哥

卡萨布兰卡郊外小镇,一个屋顶上,小张饰演的顾顺和白客饰演的李懂架起狙击步枪,瞄准下方街道。

和原版不同,小张饰演的顾顺手里拿的是国产高精狙CSLR4高精度狙击步枪。

祁老厅。。。

赵建国收到信的那天,正坐在城南旧货市场的修表摊前。春风裹着铁锈和机油味扑在脸上,他眯眼拆开信封,看到那句话时,手抖得差点把U盘掉进工具盒里。

他没急着插进电脑,而是用袖口反复擦了三遍U盘表面,仿佛那不是金属物件,而是一张孩子的脸。十年前他在深圳电子厂打工,每天十二小时拧螺丝,耳朵里灌满流水线的轰鸣。那时他总在夜班间隙蹲在宿舍楼道里录音,对着廉价麦克风讲《西游记》,讲到孙悟空被压五行山下那一段,声音哽咽:“你看他多像咱们这些人啊,有本事也动不得,喊也没人听见。”

这些录音阴差阳错进了“儿童回声”项目数据库。后来林浩然团队做数据清洗时发现了这个系列??编号为SZ-073至SZ-128的五十六段音频,讲述者自称“老赵”,背景音里总有电钻声和咳嗽声。他们顺着IP地址溯源,才知这位匿名讲述人曾是最早参与公益测试的志愿者之一。

此刻赵建国将U盘插入网吧老旧的台式机,文件夹自动弹出:【小浩然的声音日记】。第一个音频标题写着:“爸爸,今天我学会说‘冷’了。”

他的呼吸停滞了一瞬。

点击播放后,一个稚嫩却清晰的童声响起:“今天幼儿园发棉袄,蓝色的,袖子有点长。老师问谁觉得冷,我没举手。但我回来的路上,对录音机说了‘冷’。林老师说,说出来就不怕了。爸爸,你那边冷吗?我听阿依古丽姐姐说南方冬天湿漉漉的,比雪地还难受……我想给你寄一双毛线手套,可我还不会织。”

赵建国死死咬住下唇,指节发白。

第二段录音是三个月后的春天。“爸爸,我种了一盆薄荷,浇水时它晃脑袋,像在点头。林老师让我们录植物说话的声音,我就把它放在录音机旁边。其实我知道植物不会真说话,但我觉得你在听的时候,会以为它在替我说话。”

第三段开始出现咳嗽声。“这几天发烧了,躺在医务室床上录的。梦里见到你,穿着蓝工装,站在很高的地方修路灯。你说‘别怕黑’,然后转身走了。醒来我就哭了。林老师说你可以听到这声音,所以我不再憋着了??我想你,特别特别想。”

文件夹里共存有四十三段录音,时间跨度两年零七个月。最后一段录制于去年冬至:“爸爸,我看了你的故事本复印件。原来你也怕黑,也想妈妈。你说你是坏爸爸,可我觉得你能活着就是好爸爸。等你回来,我们一起去喀什看杏花吧,阿依古丽说那时候整个山谷都是粉白色的,像天上掉下来的云。”

赵建国坐了整整三个小时,直到网吧老板催着关机。他走出门时天已全黑,城市霓虹闪烁,远处高架桥上车流如河。他在街角公用电话亭拨通了“声音驿站”客服热线,声音沙哑:“我想……上传点东西。”

第二天清晨,一段新音频悄然上线平台私密频道,收件人标注为“小浩然”。标题是手打的,错了一个字:“给儿孑的一段话”。

录音里,赵建国用了最慢的语速,一字一顿:“儿子,爸回来了。我没挣到大钱,也没当上工程师,就修了一辈子表。但每块表我都调得很准,因为我知道,有人在等时间过去。你录的那些话,我听了二十八遍。你说想看杏花,爸攒够路费了。如果你还愿意叫我一声爸,我就坐绿皮车去喀什,带着全套修表工具,给你们所有人免费换电池、校时间。你不说话也没关系,爸能听见。”

这条音频未公开推送,却被系统自动标记为“情感共振峰值样本”。当晚,“声音驿站”服务器罕见地触发预警机制??全国范围内有三百七十二个终端同时访问该频道,其中包含内蒙古牧区毡房、贵州山区教室、新疆康复中心等多个偏远节点。

林浩然是在锡林郭勒接到技术团队报告的。他正陪着苏日娜进行第三次录音引导。女孩已能连续说出五个字以上的句子,今天她对着机器说:“我想上学。”随后低头摆弄裙角,又补了一句:“数学课……我想听。”

其木格在一旁抹眼泪。林浩然却突然站起身,快步走向帐篷外的卫星接收器。他调出后台数据流,发现这三百多次访问竟都源自同一份转发链:始于玛依拉所在的社区服务中心,经由小云发起的“家书漂流群”,最终扩散至各个项目点。

“有人在用声音串联所有人。”他喃喃道。

与此同时,喀什老院内,阿依古丽正组织孩子们开展“春季回声行动”。每人领取一张彩色卡片,写下最想让远方亲人听见的话,再录制成三十秒音频绑定二维码。她们计划把这些“有声明信片”贴在即将运往全国各地的农产品包装箱上。

小艾力画了一幅新画:一棵大树长着无数耳朵,树根深入地下连成网络。他在卡片上歪歪扭扭写字:“我的声音找到家了。”录音时却说得异常流畅:“妈妈,我昨天念了整篇课文,老师给我盖了红章。你要不要听听?”

就在这一天,国家广电总局官网发布公示:纪录片《光之路》通过立项审批,拟作为年度重点文艺作品扶持。评审意见栏写着:“以平民视角重构英雄叙事,用技术伦理探讨人文温度,填补了现实主义影像表达的空白地带。”

消息传到贵州,小云正在带领同学安装新型防水路灯。这种灯杆底部嵌入微型录音模块,可通过语音指令开关照明。一个一年级孩子试了十几次才成功唤醒灯光,激动得跳起来:“路灯听懂我啦!”

工程队负责人笑着告诉林浩然:“现在连八十岁的老太太都会对着灯柱喊‘你好,光明’。”

林浩然回复:“那就让每一盏灯都成为倾听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