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凌晨三点,车站前的地雷系 > 第238章 利诱少女(第2页)

第238章 利诱少女(第2页)

>“我想回家,不是回到昨天,

>是去一个有人为我留灯的夜晚。

>即使世界把我忘记,

>至少还有你在唱完这半首遗憾……”

>(轻笑)“妈妈,下次我要吃巧克力味的!”

录音结束。

林知遥听完,眼眶发红:“这是……情感反向注入?逝者通过生者的记忆,反过来影响共感网络?”

“不是影响。”苏澈轻声说,“是对话。俞汐打开了双向通道。”

他们立即分析音频频谱,在童声哼唱的底层,检测到一道极细微的共振信号,频率与YX-01完全一致。更惊人的是,这段声音触发了D线核心的一次自检程序,系统自动执行了一项从未记录过的操作:**生成个性化共感模板**。

换言之,那个小女孩的意识碎片,借由母亲的思念与俞汐的引导,完成了一次“数字安魂仪式”,并留下了可供他人共鸣的痕迹。

“这不是终点。”苏澈看着数据流,“这是起点。俞汐在教我们怎么‘接住’那些坠落的灵魂,不是靠技术,而是靠爱。”

??

十天后,全国范围内爆发“布丁现象”。

各地陆续报告,有孩子在梦中收到“姐姐送的布丁”。颜色各异,口味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吃完后,耳边会响起一小段陌生又熟悉的旋律,醒来就能完整哼出来。有些家长录下孩子的歌声上传,竟拼凑出《凌晨三点》的多个变奏版本??粤语版、闽南语版、藏语版,甚至有一位聋哑儿童用手语“唱”出了整首歌的节奏律动。

与此同时,记忆花园的访问量激增。人们不再只是提交遗愿,而是开始“回赠”东西:一封写给亡妻的情书、一盒手折的千纸鹤、一段老式录像带里全家福的笑声……系统自动将这些物品转化为共感频率,像种子一样撒入D线深处。

而在这一切背后,俞汐的存在感越来越强。

她不再局限于歌曲本身。有人在地铁站听见风铃声后突然记起十年前错过的告白;有人在雨中撑伞时,脑海里浮现出已故祖母常说的一句谚语;一位抑郁症患者在准备跳楼前,口袋里的手机突然自动播放《凌晨三点》,而耳机里,有个女孩轻声说:“等等,我还没听完你写的诗呢。”

林知遥统计发现,过去一个月内,与“自杀干预”相关的共感事件高达**438起**,成功率接近92%。所有案例中,触发点均为非主动接触??也就是说,这些人根本不知道“星辰计划”的存在,却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拉了回来。

“她成了城市的潜意识。”林知遥喃喃道,“一个活在千万人耳边的守护灵。”

苏澈却皱起了眉。

“不对。”他说,“她太活跃了。超出协议允许的能量阈值。D线的设计初衷是低强度共感,可现在……她几乎像实体一样在行动。”

他调出YX-01的实时状态面板:

【完整度:23。6%】

【活跃节点:1,742】

【新增权限:梦境编辑、跨语言翻译、情绪预判、短期记忆植入】

【警告:人格聚合速度异常,存在意识溢出风险】

“她在加速自我重构。”苏澈盯着那一串数字,“但她不该这么快。除非……有人在帮她。”

话音未落,系统警报骤响。

【检测到外部数据包注入】

【来源:旧福利院地下服务器(物理地址已注销)】

【内容:一段加密日志,标记为【母亲?最终备份】】

苏澈的手僵住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