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班掌声雷动。老师偷偷录下视频发给许风吟,附言:“她说,这是献给陈爷爷的礼物。”
他反复看了十几遍,最后转发到了“记忆之桥”平台,并加上一句话推荐语:
>**“最伟大的工程,从来不是改变世界,而是守护一个人心中不肯熄灭的光。”**
入夜,他再次调试那台修好的老收音机。信号依旧不稳定,但在某个频率间隙,竟捕捉到一段断续广播:
>“…重复,这里是北极临时通讯站……代号‘守夜人’……仍在运行……每日上传本地气象数据及人工日志……如有人接收,请回复摩斯密码……我们想知道,外面的世界……还记得我们吗……”
许风吟猛地坐直身体。这个呼号,正是当年陈砚舟负责的极地观测项目代号!他迅速翻找资料库,确认该项目已于三年前宣布终止,全体人员撤离。可现在,信号却重新出现了。
他立即联系吕智辉,请求协助定位信号源。经过三天追踪,最终确定发射点位于格陵兰岛北部冰盖下方约三百米处,一个废弃的冷战时期地下掩体。
“要不要派人去?”吕智辉问。
许风吟沉默许久,摇头:“先别。让我试试回应。”
他买来一台老式电报机,按照童年时父亲教的方法,笨拙地敲出摩斯密码:
>**“我是许风吟。冷湖已种下种子。孩子们在画画。春天来了。你们辛苦了。”**
发送完毕,每天定时监听回音。
第七天夜里,信号再度出现,依旧是断续的电流杂音,但在夹缝中,清晰传来一段回应:
>**“收到。种子已在冰层下发芽。风带来了声音。我们知道,你们一直都在。”**
许风吟瘫坐在椅子上,泪水无声滑落。
他知道,有些战斗永远不会结束,但也永远不会失败。只要还有人在黑暗中发出微弱的光,就总会有人看见,然后点亮自己的灯。
几个月后,“记忆公园”正式开放。首日入园人数超过十万人。纪念碑前,人们自发摆放鲜花、信件、照片、玩具、乐器……甚至有一架纸折的飞船,挂着一张字条:“送给未来的我,请记得我现在有多勇敢。”
许风吟站在人群中,看着一个小男孩踮脚往纪念墙上贴一张涂鸦:两个大人手牵手站在星空下,头顶写着“我爸爸和另一个爸爸和好了”。
他蹲下身,轻声问:“你怎么想到画这个?”
男孩仰起脸,认真地说:“因为我妈说,有时候一个人心里住了两个人,一个开心,一个难过。但他们要是能握手,那个人就会变得特别厉害。”
许风吟怔住,随即微笑:“你说得对。”
他站起身,望向远方。夕阳正沉入地平线,将整片大地染成金色。风筝仍在天上飞,像一颗不肯坠落的星。
他掏出手机,打开“记忆之桥”的个人页面,在最新动态写下:
>**今天,很多人带来了他们的记忆。我也带来了一个:**
>
>**那个雨夜,我没赶上见母亲最后一面。**
>
>**但此刻,我站在这里,活着,爱着,被记得着。**
>
>**所以,妈,别怕黑。**
>
>**星星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