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下岗之前,陈桂林想买一架钢琴都费劲,更别说下岗之后。
是以。
钢琴就成了争夺抚养权的‘关键’。
其实。
原版的这个理由,稍微有一点点牵强、荒诞,但原版走的是荒诞喜剧风,倒也符合主题。
李杰拍的这一版,剔除了一点喜剧元素。
男主角做钢琴的动机也变了。
‘钢琴’成了一种意向。
陈桂林固执的认为,只要做出钢琴,女儿就能留下,原版也有这层隐喻,但不是侧重点。
片场中央。
那架用钢厂废料焊接的“钢的琴”正冒着寒气。
琴键是车床铣出的锰钢片,道具组小伙子的手套刚触到金属表面,没一会就被粘住了。
秦海露抱着暖水袋在旁边跺脚。
“导演,这琴能出声吗?”
“能。”
李杰戴着手套,坐到钢琴面前,然后‘弹’了起来。
那声音。
很粗粝。
几乎没有什么美感。
但,李杰的脸上却露出一种十分享受的表情。
望着他弹琴的样子,秦海露渐渐觉得噪音没那么刺耳了。
是了。
这就是陈桂林。
那是希望,是寄托。
然而。
也只是希望,只是寄托。
故事的结尾,女儿还是被小菊接走了。
是陈桂林主动放弃抚养权的。
毕竟。
女儿确实喜欢钢琴,而他,无法负担起高额的培养费用。
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