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行眉头一皱,虽然身上还有造化道人留下的伤势,仍是一步踏出,冲入光阴长河中,一掌拍出,与“太”硬拼了一记。
在这一次交手中,由于“太”已经混淆了光阴长河的流向,充分借助“水势”顺流而下,自然是大势所趋,势不可挡。
而徐行却是逆势而动,艰难跋涉,又平添三分阻力。
是以两人正面碰撞后,“太”的身形只是在河面上飘荡出去“百来里”,徐行则是一脚踏入长河之中,浑身震动,接受着光阴的冲刷。
不过,他终究是凭着更胜一筹的拳法,将造化之舟攥在手中,“太”虽是占尽先机,也只是夺走了五枚晶莹的起源之种。
徐行似是早就料到“太”会出手,微笑道:
“道兄终于是忍不住了?”
他早就看出来,“太”走的乃是合道之路,在踏出最后一步,真正超脱之前,与此方宇宙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正因如此,这位祖师的立场,天然便与此界一切有志于前往彼岸的至尊强者对立。
这也是为何,“太”会邀请徐行去夺取洪易气运,并击败长生大帝。
不过,徐行虽是天外来客,按理来说不在“太”的关注范围内,所以他们方才还能以道友相称。
只不过,在摆脱道友这层身份后,徐行和“太”关系可以说是相当复杂,因为他与此方世界意志的矛盾只是缓和而非彻底解决。
在“太”看来,对徐行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在这段缓冲期中,令他尽可能地变强,强到能够战胜长生大帝,再一举将之驱逐出境。
可“太”也不能容忍徐行变得太强,只因这样不仅会令“缓冲期”缩短,更会给此方天地带来不可预料的变数。
“太”看向徐行,淡然道:
“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物以报天,如造化道人这等至尊强者,更是天地间绝无仅有的大盗。
“只不过,他都没有超脱彼岸的机会,就算再强大,也要尘归尘、土归土,可这份馈赠,不属于道友,必须留在此界。”
徐行闻言,只是向前迈步,淡然道:
“此物我本是可取可不取,但道兄如此一说,今日徐某还就非取不可了。”
徐行本非是那种唯我独尊、刚愎自用的性情,也从不缺乏容人之量,但“太”自现身以来的所作所为,已令他生出浓郁的厌恶之情。
这一次,不同于与造化道人的印证,徐行是真正奔着彻底打灭“太”的存在而去。
念头方至,徐行已化身亿万,身影周覆一界、广布诸天,这亿万个徐行都在同一时间出手,好似只在第一击,就要将“太”彻底轰杀。
“太”身形一晃,并不召唤永恒国度,只是以自身道术、武功相抗。
他的一招一式,不同于造化道人的变化莫测、大气磅礴,只能以返璞归真、圆融无碍来形容,完全已经触摸到了这个宇宙的上限。
纵然徐行的拳法亦是妙至毫巅,拳意更是雄浑壮阔,可以层层堆积,不断攀升,仍是不能在第一时间将“太”拿下。
两人的身影彼此交错,于光阴长河中不断闪烁,余波劲气更是横亘古今,开始影响起浩荡历史洪流中,那些不曾修成阳神的众生。
“太”正是凭借自己对光阴长河的精妙掌握,不断影响河流的“水位”、“流向”、“流速”,借此创造出主场优势,得以“居高临下”地防御徐行的狂轰滥炸,甚至能够抽出手来回击。
但徐行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学习起来“太”的打法,对这种倚靠光阴长河,借力打力、转劲消力的法门越发得心应手。
三百年前,创立大周基业的大周太祖,正端坐于阿鼻王座上,闭目冥思,参悟玄功,忽地睁开眼,斗室虚空中荡开一片波纹。
一拼之下,大周太祖当即重伤垂死,不得不闭关以求修复神魂,难以腾出手来扫荡世家中人,也为日后大周朝二世而亡埋下伏笔。
八百年前,正邪大战,正道七子正在九渊神域中同邪道众魔头血战,忽见一片绚烂彩光自穹顶盖落,周覆一界,无处不至。
正在搏杀的正邪双方,都感受到了一种发自心底的危机感,竟然在这一刻福至心灵,选择联起手来,共同抵御这从天而降的危机。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很多,一千年前、三千年前、六千年前、一万年前……
古往今来那些铭刻于历史长河中的关键人物,都受到了两大至尊交手的余波影响,从此改变了人生轨迹。
这一刻所谓的“人道大势”已不只是一句虚言,而是成为了握在两大至尊手中,再真实不过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