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刘点点头:“明白了,我这就去安排。”
送走小刘后,李婷靠在椅背上,望着天花板出神。这段时间以来,她几乎每天都在奔波,从一个村庄赶到另一个村庄,只为确保每一台设备都能顺利落地,每一个技术员都能真正掌握操作方法。
可现实远比想象中复杂得多。
资金、物流、政策、人情……每一步都像踩在薄冰上,稍有不慎就可能前功尽弃。
但她知道,自己不能退缩。
因为在这片土地上,还有无数双眼睛在注视着她的脚步,等待着科技带来的希望。
####春潮涌动(续)
第二天清晨,天还未亮,李婷便带着小刘驱车前往预定地点迎接运输车。
山路上雾气弥漫,能见度极低。车子缓缓前行,轮胎碾压碎石的声音在寂静的山谷中格外清晰。
“前方就是岔路口了。”小刘握紧方向盘,小心翼翼地驾驶,“司机说他们会从这里上来。”
话音未落,前方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喇叭声??一辆满载设备的货车正缓缓驶来,车身被泥泞覆盖,显然是经历了长途跋涉。
“终于到了。”李婷松了口气。
货车停下后,司机跳下车,满脸疲惫:“李主任,这路真是太难走了,差点儿就没上来。”
“辛苦你们了。”李婷快步上前,递上一瓶水,“先休息一下,等会儿我们一起卸货。”
搬运工作很快展开,村民们也闻讯赶来帮忙。几位年轻人主动承担起重活,老人们则在一旁指点着设备,议论纷纷。
“这玩意儿真能防虫?”
“听说还能拍照识别病害呢。”
“咱以前种地都是靠经验,现在这些高科技靠谱吗?”
听着村民们的议论,李婷走上前,微笑着说:“各位乡亲,我知道大家心里都有疑问。没关系,今天我们就现场演示一遍,让大家亲眼见证科技的力量。”
她一边说着,一边指挥技术人员开始组装设备。
不一会儿,一台智能灌溉系统和一台病虫害识别终端就被成功架设起来。陈浩拿出手机,对着一片玉米叶片拍了一张照片,几秒钟后,屏幕上便显示出详细的分析结果。
“这片叶子上有蚜虫,建议使用生物农药防治。”AI语音播报响起。
村民们围拢过来,纷纷探头查看屏幕上的信息,脸上露出惊讶与好奇的神色。
“哎哟,还真灵光!”
“连啥虫子都能看出来?”
“那以后是不是不用天天打药了?”
看着众人逐渐被吸引的目光,李婷心中一块石头总算落地。
“这只是第一步。”她环视四周,语气坚定,“接下来,我们会在这里设立‘科技示范田’,由我们的导师亲自操作,让大家亲眼看到效果。如果你们愿意学,还可以成为‘乡村技术员’,每个月有补贴。”
人群中,一位年长的村民站了出来,皱眉问道:“要是坏了谁来修?上次那个机器用不了几天就趴下了。”
“我们都会留下来至少三个月。”李婷认真地说,“期间我们会手把手教大家使用和维护。如果你们愿意学,还可以参加我们的培训课程,拿到认证证书。”
老人们互相看了看,神色缓和了些。
“行吧,试试看。”那位老者最终点头,“要是真像你说的那样,咱们村可就走运了。”
这一幕让李婷心中一松。她知道,信任的建立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通过一次次交流、一次次实践慢慢积累起来的。
而她要做的,就是坚持走下去,直到这片土地真正迎来属于它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