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 324 靠着吸血红光厂鸟枪换炮谢厂长膨胀得真的厉害(第3页)

324 靠着吸血红光厂鸟枪换炮谢厂长膨胀得真的厉害(第3页)

“李主任,华南那边的整改报告已经发过来了。”林晓雯推门进来,将一份文件放在桌上,“他们已经开始组织新一轮培训,并对误判模型进行了紧急优化。”

“很好。”李婷放下茶杯,翻开报告仔细阅读,“另外,关于张教授团队研发的防潮传感器,进展如何?”

“第一批样品已经送到云南和广西试点村进行测试。”林晓雯回答,“预计下个月底可以完成数据采集,如果效果理想,就可以批量生产。”

李婷点点头:“这个项目必须优先推进。潮湿环境下的设备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我们在南方地区的推广效率。”

正说着,赵宇航也走了进来,手里拿着几张打印纸:“李姐,山西那边反馈了一个新问题??有农户反映我们的远程灌溉系统在夜间自动启动了两次,导致部分地块积水严重。”

“自动启动?”李婷眉头一皱,“系统有没有记录操作日志?”

“有的。”赵宇航递上报告,“后台数据显示是用户本人设置了定时任务,但农户坚称自己没有设置过。”

“这很奇怪。”李婷沉思片刻,“是不是有人误触了语音控制功能?或者系统被黑客攻击了?”

“目前还不确定。”赵宇航摇头,“我已经让技术组去现场排查了,估计明天就能有结果。”

李婷叹了口气:“这段时间真是多事之秋。我们必须尽快找出问题根源,不能让农民对我们失去信任。”

她顿了顿,语气坚定地说道:“科技的价值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真正服务于人的工具。一旦出了问题,我们就要第一时间解决,而不是等它发酵成舆情。”

林晓雯点头:“我这就联系山西农业局,让他们协助调查。”

“好。”李婷看了眼手表,“今天下午还有个会议,关于新一代植保无人机的试飞情况。你俩都参加。”

---

会议室内,气氛略显凝重。投影屏幕上显示着一架白色的无人飞行器,旁边是一组飞行测试数据。

“这是我们最新一代的智能植保机。”哈工大代表指着屏幕介绍道,“它搭载了AI识别系统和精准喷洒模块,可以根据卫星地图自动规划航线,并实时调整喷洒剂量。”

“听起来不错。”一位来自农业部的官员问道,“那成本呢?普通农户能负担得起吗?”

“我们正在推行一种‘共享农机’模式。”李婷接过话头,“由政府补贴一部分,企业出资一部分,农户只需要支付使用费,不需要一次性购买整套设备。”

“这个模式可行。”另一位负责人点头,“但我们也要考虑后期维护和人员培训的问题。”

“这些我们都已经在做了。”李婷翻开手中的计划书,“目前我们已经在十个省建立了无人机运维中心,并培养了超过三百名专业操作员。”

“不过……”她停顿了一下,语气变得严肃,“最近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地区存在违规使用农药、超量喷洒的现象。”

“这是个隐患。”农业部代表皱眉,“你们打算怎么应对?”

“我们会加强后台监管。”李婷答道,“每一台植保机都会接入中央数据库,实时上传作业数据,并接受远程监控。一旦发现异常,系统会自动报警。”

“这样虽然能防止滥用,但也可能引发隐私问题。”有人提出质疑。

“我们会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数据采集。”李婷解释道,“所有数据仅用于农业生产管理,不会涉及个人隐私。”

会议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继续推进植保机的试点应用,并在年底前扩大至五十个县市。

散会后,李婷走出会议室,迎面扑来的春风让她精神一振。

她知道,这条路还很长,但她从未动摇。

因为她始终记得,自己为何踏上这条旅程。

十年前,那个背着行囊独自北上的女孩,带着对未来的憧憬,走进了哈工大的校门。

如今,她站在这片土地上,用科技的力量,改变着无数农民的生活。

这,就是她的使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