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将北伐进行到底 > 第八章 劝谏君上言语切(第2页)

第八章 劝谏君上言语切(第2页)

梁肃将喉咙中的茶水全都咳出来之后,方才没好气的说道:“大郎君,之前总是推三阻四,为何会突然同意了?”

刘淮摊手以对:“刚刚你们说了那么多理由,我顺从臣下意见还不成吗?莫非还得要走三请三辞的流程?那咱们打个商量,之前数年我拒绝就算是三辞了,如何?”

梁肃直接从座位上跳了起来:“大郎君,不要闹了,这是称帝,不是过家家!天爷啊!如今已经十一月了,距年底满打满算还剩两个月,该如何是好?”

刘笑着说道:“那就全看梁先生的本事了!”

梁肃有些幽怨,随后就被振奋与激动之情填满胸膛,对刘拱了拱手后,就立即从屋子中狂奔而出。

要准备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刘淮见状也只能苦笑摇头,随后对同样激动的何伯求做了个请的手势,两人同样走出了屋舍,随后微服沿着街道缓缓前行。

此时燕京中战火的痕迹已经彻底消失,街道上虽然达不到车水马龙的地步,却也是人来人往。

不过与往日燕京城不同的是,胡服几乎已经消失不见,辫发也已经剃光,成片成片的秃被包裹在幞头之下,听闻最近由于需求量过于巨大,撑起幞头的木棉价格已经翻着跟头往上涨了。

木棉涨价也就涨吧,毕竟在这个时代,棉花还不是主流御寒手段,干草、毛皮、柴薪连带着最重要的粮食,才是汉军最需要注意的地方。

缴获了金国府库,再加上幽燕豪族的贡献,刘淮已经一跃成为了幽燕最大的土豪,即便是在冬日,平抑粮价也是手到擒来。

随之而来的则是一系列以工代赈的工程,汉军也趁机掌握幽燕的人力财力,从而达到完成统治的目的。

而汉军入城之后,刘淮却依然没有进驻皇宫,而是住在了大定府的府衙中。

这自然引起了汉军许多随军将领的腹诽,觉得刘淮到这种时候,还不更进一步,到底是有些装样子了,但是谁也不敢明说,只敢亲近之人抱怨。

但是人多嘴杂,底下人话说多了,自然会引起大人物的注意。

今日梁肃与何伯求出言试探,与其说是两人迫不及待想要升迁,不如说是坐在火山口上,被底下人顶得受不了了。

刘淮带着何伯求登上了燕京城的城头,离亲兵远了一些之后,方才遥遥眺望着燕山山脉说道:“老何,你我之间就莫要遮掩了,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何伯求也不含糊:“大郎,你为何会突然决定要称帝?除了刚刚敷衍梁先生的,还有其余说法吗?”

刘淮沉默半晌之后,方才说道:“老何,你是怎么看宋国的?”

何伯求闻言嗤笑:“呵,大郎君何必明知故问呢?你我第一次见面之时,不就已经说明白了吗?我那两位结义兄长如今还只是衣冠冢,全都是宋国害的!”

刘淮转过身来,靠着女墙说道:“我知道,赵构与秦桧这俩货嘛,我也对他们恨之入骨。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宋国到底是什么?”

“嗯?”

“或者我换一种说法,难道赵构与秦桧这种人,就是宋国的全部吗?如果不是,宋国又是什么呢?”

“是诗词歌赋?是文章华服?是于民共利,市井文化还是与士大夫共天下?是王安石?是苏轼?还是岳飞?或者是我父魏公?”

“如果都不是,那宋国究竟是什么?或者说。。。。。。”刘淮看着何伯求的眼睛,说着一些让对方听不懂,却又有些战栗的话:“或者说,宋国是以上所有的总和?”

“这。。。。。。臣还是不太明白。

刘淮摇头失笑。

可能是因为他有穿越者与军政首领的双重身份,因此,他看待宋国也能从历史与对手两个方面来看。

在刘淮眼中,宋国也自然复杂而立体了。

“我的意思是,宋国作为过去百年来唯一的汉人王朝,终究还是会在你我这些人身上烙下烙印,也会成为你我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还有我父,有陆先生,有虞相公这等英雄人物在,终究还是有一丝香火之情,当我也是这般答应我父的,但凡还有一丝余地,就不要与宋国为敌。”

“唉……………”刘淮再次长叹:“只不过,这丝余地终于跟着虞相公一起,烟消云散了。”

何伯求听得有些懵懂,却也听明白了最后一句话。

他沉默半晌之后,脸上反而生出一丝愁容:“大郎即便称帝,之前与梁先生所论的那些麻烦终究还是存在,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南方又要起大战,真是愁杀人了。”

刘淮却直接一摆手,作胸有成竹状:“我相信辛五郎能做好河南大都督的位置,除此之外的问题,皆是土鸡瓦狗,我挥手可破。”

饶是知道刘淮可能在胡吹大气,何伯求还是心中一定。

不过刘淮放话之后,却又立即叹气:“宋国的英雄终究没有死完,这次还是要跟他们对上的,不知道陆先生听到虞相公的死讯,会有何动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