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剑道余烬 > 第七十七章 背锅(第3页)

第七十七章 背锅(第3页)

铁砧抬眼望去??只见那些平民并未逃跑,也没有抵抗,只是静静地站着,手中捧着信物,脸上带着泪,却无惧色。更诡异的是,他们的呼吸节奏竟渐渐同步,形成一种低频共振,与远处钟声隐隐呼应。

“开火!”铁砧怒吼。

枪械启动,能量汇聚。可就在扳机即将扣下的瞬间,所有武器同时失灵。不是故障,而是使用者突然“看见”了什么??每个人的瞳孔中都闪过同样的画面:一个女人抱着婴儿跃入深渊,口中喃喃:“若有一日人心重连,请让它从爱开始。”

那是林晚照的记忆,通过共忆网络,强行注入执行者的意识。

三十名士兵跪倒在地,武器坠地。他们不是被制服,而是被唤醒。

铁砧站在原地,浑身颤抖。他想起自己第一次注射宁神汤时才六岁,因为目睹父母被当作“不稳定因素”处决而崩溃大哭。那一针让他忘了恐惧,也忘了仇恨,甚至忘了父母的脸。而现在,那些面孔回来了,清晰得令他窒息。

他缓缓摘下头盔,单膝跪地。

“任务……失败。”他低声报告,声音沙哑,“请求……接入低频共忆通道。”

这是“情绪避难所”的标准申请用语。

消息传回忆庐,首席执事久久不语。他知道,这场战争他已经输了。不是输在技术,也不是输在权力,而是输在人心的选择。

三天后,联邦发布公告:

>【关于“缓痛剂”试点使用的决议】

>经全民公投,67。3%民众支持有限度启用新型情绪调节制剂。

>使用原则如下:

>一、仅限重度心理创伤患者自主申请;

>二、全程公开配方与生产流程;

>三、每五年举行续用投票,否决即停用。

公告末尾附有一段未署名的话:

>“我们不再追求绝对的平静,

>我们选择有重量的真实。”

归心屯恢复了宁静。槐树依旧挺立,炭画被加装防护罩,成为民间朝圣地之一。青铜钟被移至地下密室,由村民轮值守护。每当有人陷入极端痛苦,便可前来敲钟,据说钟声能引导其进入短暂的“回响空间”,在那里,他们会遇见自己最需要见到的人??不一定是亲人,有时只是一个过去的自己,轻轻说一句:“你可以停下来。”

阿禾每年清明都会来放纸船。今年,她在船头写下两个名字:

**阿禾娘**

**林晚照**

纸船顺流而下,漂出十里,忽然在一处漩涡停下。水面泛起涟漪,一只无形的手似乎托住了它,缓缓推向岸边。岸边站着一个穿灰袍的小女孩,眉心有一点红痕,正是零幼年的模样。

她捡起纸船,看了很久,然后轻轻放回水中,目送它远去。

多年后,阿禾成为第一位“情绪倾听师”,专门陪伴那些不愿共享痛苦却又无法独自承受的人。她常说:“真正的共忆,不是让所有人都感受你的痛,而是有人愿意陪你静默地坐一会儿。”

而在东海冰窟,“寒渊”古剑静静伫立。剑身铭文依旧清晰:

>“剑不出鞘,亦可护道。”

偶尔有渔夫声称,深夜路过冰崖时,会听见剑鸣。那声音不似警示,倒像低语,仿佛在诉说一个关于守护与放手的故事。

春风又起时,槐花纷飞如雪。

一个小女孩拾起一朵落花,问母亲:“娘,为什么大家都说这棵树很特别?”

母亲蹲下身,轻声道:“因为它记得所有人忘记的事。”

远处,一座新建的石碑矗立山腰,上书八个大字:

**剑道余烬,终化春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