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MBS证券很快要爆了,13亿美元的存量市场,这是不可承受之重。”陈学兵干脆道,“ABX指数在二月暴跌过15%,三月竟然又拉回来了,这个月LIBOR-OIS利差40个基点,这是银行间互信崩塌的前兆,回购协议抵
押折扣率50%,远低于正常区间,流动性枯竭临界点的信号也来了,银行表外风险一旦暴露,市场彻底转不动了,就是全面崩盘。”
陈大同有些恍然:“我听说了一些,但是美联储已经。。。”
“美联储救市成功的前提是华尔街能听招呼,缩小杠杆,可他们会听吗?缩得动吗?这不是流动性危机,而是偿付能力危机,当底层贷款人还不起钱时,所有证券化魔法都会失效,陈老师,我当你是自己人,多关注利好消息
以外的危机,你会发现更多信号的,你的在美投资赶紧撤吧。”
陈学兵话及此,心里多少暗爽了一下。
他已经能从容地将自己的先知转化为专业判断,虽然不能确定性地得出结论,但是已经能作为一种非常合理的分析,能够说服专业人士。
这都是他长期学习,不断试图质疑自身先知的结果。
我知道会这样,可是为什么会这样?
这是他经常复盘的问题。
结合答案推过程,找事情发展的重点,这是重生者学习的捷径。
“感谢陈总提醒,我赞同你的想法,不过我们也有件事情需要陈总支持,公司上市以后期权池更难调整,如果在美股上市,我们资料已经提交,也难改变,但若重新在港股上市,能否。。。”
“要多少。”陈学兵直接道。
“稀释原有股权,补充10%。”
“我同意。”
天下没有谈不成的生意。
陈学兵占着大头,稀释股份增加期权池,他损失最大,期权池要增加10%,他就得拿出5。1%。
而期权池的分配由管理层说了算,陈大同和武平将获得更多话语权。
“你们要增强管理控制力我没意见,拿出这笔股权,已经证明了我对你们管理层的信任,不过激励条款我已经定下,短期内不要随意激励,省着点用。”
陈学兵拿出了最大的和善与语重心长,如果对方一味发股争权,那无论展讯在哪里上市,明年的股灾期间,他都要收股夺权了。
一家上市公司对他来说,什么时候想要彻底夺权,无非是钱的问题而已。
“好,陈总,股东那边我去说服,如果有人不同意,咱们就投票吧。”
陈大同彻底转换了立场,管理层+陈学兵已经占据绝对控股权,其他人的想法不再重要了。
“陈老师,你是成熟的投资人,也是科技内行,咱们长远发展,不要急功近利。”陈学兵再次提醒一句。
“当然。。。对了,我给你找的几个技术方,你看了吗?”
“看了,非常棒,这个前摩托罗拉中国CTO汪凯的团队很不错,我准备派人接洽一下,能直接纳入ARM中国的团队最好。”
“没问题,推荐这几个人我都比较熟,你看上了谁,我去帮你谈。
“那就麻烦你了。”
。。。
千里之外,陈大同笑着放下电话。
武平在一旁瞪着眼睛,不敢置信。
“陈总,你当初可是把美股上市定为回国创业的第一目标,你说这是打入国际供应链的敲门砖,为了10%期权。。。就放弃了?”
他难忘当初陈大同带他们回国时那些慷慨激昂的话。
“你还有别的办法吗。”陈大同反问。
武平嗓子哑了哑。
陈大同拍了拍武平的肩膀:“你一直想跟我学当投资人,在明知事不可为的情况下不要纠结于过往目标和已经沉默的成本,适时提出对自己最有利的条件,不要错过了时机而把自己陷入完全被动,这是投资人的基本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