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挟制的理由
翌日
一大早,永安公主就带着杜映寒来到了萧家别院。
萧柔命人在别院修建了一坐用来避暑的凉亭,此刻,三人就坐在凉亭中,一边欣赏着前方百花绽放的景色,一边说着有关于凤栖宫的情况。
永安公主在萧柔面前向来不遮掩自己的真实想法,直接脱口而出道:“昨日早朝上的动静闹得如此大,听说父皇在昨天发了好几次火,谁知道了晚上,整个人一改百日的暴躁,居然宿在了我母妃的宫中。”
“听母妃身边的人说,父皇昨天夜里的心情似是不错,我很好奇,不明白父皇的心态为何有这么大的变化,今日就早早派人打听,谁知一打听竟知道了一个意外的消息。”
说到这里,永安公主就扭头看向身边独自摇曳着扇子的萧柔,“柔儿你猜猜,本宫打听到了什么?”
萧柔看着永安公主那副古灵精怪的模样,莞尔一笑,“一定是有关凤栖宫的消息,想必是皇后娘娘的情况,不太好了。”
永安公主诧异的出声,“柔儿,你还真是未卜先知。”
刚说完,永安公主又眨了眨眼睛,露出一副后知后觉的样子,“不对,皇后百般设计你,有关于她的情况,你必然会留意,就算是你有所疏漏,堂兄那边也会替你留意着,所以柔儿,你是一早就知道皇后发了癔症,被父皇软禁在凤栖宫了?”
杜映寒看着永安公主那副迫不及待的样子,轻咳一声,提醒:“公主。。。。。。”
永安公主看了眼杜映寒,语气中透着撒娇的味道:“映寒,本宫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但在柔儿这里,你可放下戒心,柔儿可信,咱们说话不必遮掩。”
杜映寒见永安公主将话说的如此直白,一时之间也有些不知要说什么。
只是对着萧柔讪讪一笑,拿起面前的点心,沉默的吃起来。
看着向来稳重的杜映寒,萧柔并不在意的笑了笑。
随后就瞅向一脸好奇的永安公主,直接道:“在皇上的心里,皇后这个人早就可有可无,留着她坐在凤椅上,与其说是安抚上官家,不如说是另一种惩罚吧,将一个野心极大的女人架在后位上,却不给她真正的尊贵与尊重,无疑是将这个女人的尊严踩在脚下践踏。”
“再加上此次,上官家和皇后,确实做过火了。”
永安公主忙声道,“柔儿是指,昨日在早朝上,上官大人携世家和朝臣暗中逼迫父皇立大皇子为储君一事?”
萧柔慢慢摇动着手中的扇子,嘲笑道:“有道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一朝君主,怎能允许朝臣利用手中权势,胁迫与自己?你看咱们的这位天子,是那种喜欢做傀儡的废物吗?”
永安公主觉得自己已经说话够直接了,可没想到,萧柔的说法,更是直接。
一句废物。
立刻就让永安公主倒吸一口凉气的同时,朝着同样被震惊住的杜映寒看过去。
然后二人在对视一眼后,扑哧一声,笑出来。
萧柔知道永安公主在笑什么,并不以为意,继续道:“上官谋和皇后昨日做的最错的事,并不是胁迫皇上,而是既然选择胁迫了,却没有成功。”
“所以,皇上又怎么可能会轻易放过他们二人?只是,上官家毕竟在朝堂上根基深厚,想要动上官谋,不可太过冒进;所以,皇上在一番思考后,就将矛头对准了犯下大错的皇后娘娘。”
“什么癔症?不过是一个借口罢了,将皇后软禁在凤栖宫,也就相当于在上官谋的脖子上栓了一根绳子,让他短时间之内,不敢妄动。”
听着萧柔的分析,永安公主连连点头道,“没错,父皇并没有废黜皇后的后位,上官大人在这种情况下,根本不敢轻举妄动,不然,只会将眼前的局面,变的更糟。”
“只是柔儿,你可知皇后娘娘犯下了什么错?听说昨日郑经郑大人向父皇呈上了一件物证,父皇也是在看见那东西后,陡然大发雷霆,草草就结束了早朝,但却在事后,私下召见了你们。”
萧柔看向一脸好奇的永安公主,了然于心的垂眸浅笑。
永安公主讪讪的抬起手,略显尴尬的摸了下自己的脸,笑道:“柔儿你聪慧,本宫知道瞒不住你,没错,今日一大早就来别院打扰你,除了是多日不曾见你,十分想念之外。”
“我母妃也想知道,昨日在昭阳殿里,父皇到底同你们说了什么;你也知晓得,昨日的昭阳殿,所有的宫侍都被请了出来,齐富大总管是父皇的人,他断然不会多嘴。”
“母妃身处后宫,想要不犯错,想要坐稳自己的后妃之位,就要消息灵通,如此才能在父皇面前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当然了,柔儿若是不方便,我不问便是,以免给柔儿你带来麻烦。”
萧柔收起手中的扇子,看向永安公主,“公主不必客气,我信公主,就算将昨日之事告诉公主,公主也不会出卖我。”
说着,萧柔就将那本册子里的内容说给了永安公主听。
永安公主没想到自己竟听到了一个这样的真相,当即就目瞪口呆的愣在原地。
就连向来稳重的杜映寒也难以置信的脱口而出,“皇后娘娘?她跟那个淫僧?。。。。。。当真?”
看着杜映寒涨红着一张脸,欲言又止的样子,萧柔就轻笑道:“咱们的这位皇后娘娘向来是个眼高于顶的,她就算是再寂寞,再饥不择食,也不会跟一个那般不堪的淫僧凑成一对。”
听了萧柔这么说,杜映寒和永安公主齐齐长出一口气。
但,萧柔清冷的话,又随之传来,“可是,事实的真相重要吗?皇上他真的在意吗?在那本册子落入到皇上手中的那一刻,无论皇后是否清白,她这辈子,都不可能再清白了。”
“因为咱们的皇上,需要一个能永远挟制皇后的理由,而那本册子,就是一个最正大光明的理由;哪怕是上官谋,面对那本册子里的内容,也是百口莫辩,只能眼看着皇后被软禁在凤栖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