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九龙夺嫡,我真不想当太子 > 第三百五十三章 你们摸的我也摸的(第2页)

第三百五十三章 你们摸的我也摸的(第2页)

赵承渊心头一震。

“你可知道,为何朕宁可让你背负叛逆之名,也不愿当场揭穿佟国维?”乾熙帝缓缓道,“因为朝中势力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若贸然动手,边军哗变、藩镇割据、民心动荡,江山顷刻崩塌。朕需要时间布局,也需要一个不在棋盘上的儿子,来做这把出鞘的刀。”

他顿了顿,目光如炬:“而你,没有让朕失望。”

赵承渊垂首:“儿臣只是尽为人子、为人臣之本分。”

“可有人不这么想。”乾熙帝冷声道,“就在你率军逼近京城之时,四皇子赵承睿联合五城兵马司,以‘防备叛军’为名,擅自调动三千禁军布防东直门,并封锁城门三日,声称要‘查验逆党余孽’。若非海瑞拼死抗命,打开城门迎你入城,你恐怕已被拒之门外!”

赵承渊眉头紧锁:“四哥……竟敢私调禁军?”

“不仅如此。”游璧虚弱插言,“臣昏迷前最后一份密奏,便是关于四皇子与江南盐商勾结的证据。他三年来通过佟国维暗中操控盐引,获利逾百万两白银,其中三成流入北疆异族手中,换取战马兵器。此人……早有异志。”

乾熙帝盯着赵承渊:“你说,朕该如何处置?”

赵承渊沉默良久,终是开口:“请父皇容儿臣查。”

“你不怕查出不该查的东西?”乾熙帝意味深长。

“若连真相都不敢面对,还谈何治国平天下?”赵承渊昂首,“儿臣愿立军令状:一月之内,查明四皇子、十皇子及其他涉案人员罪证,若有一字虚妄,甘受极刑。”

乾熙帝看着他,许久,终于点头:“准。但从今日起,你不再是庶人,也不是普通皇子。朕授你‘监国副使’之职,可持节巡视六部、督察百官,遇紧急之事,有权先斩后奏。”

说罢,亲手将一枚金螭符印交至赵承渊手中。

那印章沉甸甸的,仿佛承载着整个帝国的重量。

赵承渊接过,郑重叩首:“儿臣领旨。”

当夜,赵承渊并未返回东宫旧邸,而是住进了北镇抚司设在京郊的秘密据点。此处原为锦衣卫审讯要犯之所,铁窗森然,守卫严密。他召集陆昭、谢无咎及几名心腹将领,召开密议。

“第一步,”赵承渊摊开地图,“查账。四皇子名下并无产业,但他妻族陈氏近五年突兀崛起,掌控十三家当铺、七座码头、两家钱庄。这些资金来源不明,极可能来自盐引走私。我已命人潜入户部档案房,调取近三年盐税流转记录。”

陆昭补充:“另外,十皇子频繁出入教坊司,表面上是寻欢作乐,实则与几位退役将领秘密会面。其中一人,正是当年蓟州大营参将李元凯,此人曾负责押运军饷,后因‘失职’被革职。”

“李元凯……”赵承渊眼神一凛,“当年我查账时,正是他谎报军需数目,导致账册对不上。看来,这笔债也该算了。”

他提笔写下三道命令:其一,派人伪装商贾,接近陈氏钱庄,查其银票流向;其二,收买教坊司歌姬,录下十皇子酒后言语;其三,重启韩兆案,调阅原始尸检文书,必要时开棺验尸。

命令下达后,谢无咎忽问:“殿下,若您查实四皇子谋反,真能下手么?毕竟……他是您兄长。”

赵承渊望着窗外漆黑的夜色,声音平静:“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若他真敢卖国求荣,别说兄长,便是亲父,我也绝不姑息。这江山,不是某个人的私产,而是千万黎民共有的家园。”

三日后,线索陆续浮现。

陈氏钱庄一笔五十万两巨款,经由三家空壳商号层层转手,最终流入倭寇控制的琉球港口;教坊司歌姬供述,十皇子曾醉酒狂言:“等老九死了,太子之位非我莫属!什么仁义道德,拳头硬才是道理!”;而韩兆尸检文书果然被人篡改,原记录显示其体内含有大量砒霜残留,却被改为“无中毒迹象”。

证据如链环紧扣,直指二人罪行。

赵承渊将材料封存,亲自送往乾清宫。

乾熙帝阅毕,怒不可遏,拍案而起:“畜生!朕养你们读书习武,礼待群臣,竟换来这般背叛!”

他当即下旨:四皇子赵承睿削爵囚禁,抄没全部家产,其党羽一律革职查办;十皇子赵承烈贬为庶人,流放岭南烟瘴之地,终身不得返京。

圣旨传出,朝野震动。昔日趾高气昂的两位皇子,一夜之间沦为阶下囚。百姓拍手称快,称赵承渊“铁面无私,执法如山”。

然而,风波未平。

次日清晨,一名宫女在御花园投井自尽,留下血书:“奴婢奉命为四皇子传递消息,今恐受牵连,唯有一死明志。”更令人震惊的是,这名宫女竟是皇后身边贴身侍女。

赵承渊闻讯,立即赶往中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