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回看向管家:“牧大人。”
管家喏了一声,接着道:“二位随我来。”
礼部侍郎的院子不大,但得天独厚,院中竟有一汪活水,从南至北,贯穿整个庭院。屋上装点了一些价值不菲的琉璃片,各处可见的墨宝匾额,又有四君子中的兰、竹二君相迎,倒是一派书生气。
管家带他们到了水边,施礼退下。
一个穿着常服、眼下乌青极重的男人,远远地瞧见他们,离了身侧的两个侍女,迎了上来。
“元大人,”他困惑地望向牧归,“这位是?”
“大理寺正,牧大人。”
李大人恍然,简单寒暄后,做了个请的手势,示意他们到水榭小坐。
火炉香暖,白烟袅袅。
李大人屏退侍女,亲自为他们沏茶。
茶才送上,他便急急开口:“大人,您这一行,可有收获?”
“有。”
牧归咽下茶水。
这茶泡得有些浓了。
李大人满怀期待,眼中爆发出强烈光辉,略有些浮肿的眼皮强行睁着:“牧大人知道什么?”
牧归将琉璃片一推,未等推到他身前,便被他夺过。
“这。。。您是在哪找到的?”李大人小心翼翼地划过上面的纹路,“很像。。。太像了。。。”
“西京。您这么说了,莫非不是这块?”
李大人苦笑:“下官遗失的那块是整的。只有一片碎片,不好判断。您找了许久吧,这份恩情,李某记下了。”
牧归心头一跳,追问道:“这玉,不止一块吧?”
“下官不知,”李大人垂眸,“您还看到别的碎片了吗?要是多一些,应当能看出。”
“没了,这块是我们在废墟里找到的,其他的东西都成了粉末,只有这一块大一些——您的脸色不太好,”牧归弹跳而起,向对岸的侍女招手,“大人身体不适,速速扶大人回去休息。”
“牧大人,下官没事,”惨白的脸上挤出一个笑,李大人想去拉牧归,却被元回的眼神钉在原处,“您。。。快别喊了。”
牧归坐回,他抹了把汗,连喝两杯茶,脸色才有好转。
“天下的玉如此多,这块质地虽好,若是去寻,也能找到类似的。下官正好有认识的玉商,其手下玉料众多,在西京一带特别有名,下官可以代为联系——不知您要何种玉?”牧归侃侃而谈。
李大人又有了些神采,但神采消失的速度比先前更快:“多谢牧大人。”
“下官说过的事,从未有没做到的,旁人见了,都要赞一声言出必行,”仰头,饮尽杯中茶水,牧归将杯子一放,眉间起了些恼意,“您是信不过下官吗?”
“不敢不敢,”李大人尴尬一笑,眼睛不觉向元回这边飘,“牧大人爽快,在朝中也有耳闻,下官自是知道的。只是这玉,乃友人所赠,千千万万块玉,都不如这一块,还望牧大人体谅。”
杯中茶尽,李大人没有满上的意思,牧归装作对庭院感兴趣,让二人先聊着,自己则是带了几块糕点,起身别过。
她悄悄对元回眨眼。
来之时,她已瞧好了一处风水宝地。既有植被遮盖,又有屋檐可挡,四方风声流通,往那一坐,可听八方碎语。
更巧的是,李大人先前屏退的侍女,退的正是这个方向。
牧归理了理树叶尘土,做了些伪装,悄悄蹲下。
没一会,侍从们闲聊的声音悠悠传来。
“大人最近又没睡好。”
一个侍从叹了口气,听声音很是年轻。
“还不是因为小姐?”
“嘘,”那人紧张地看了看,“多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