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行动开始。
三天后,第一口“记忆之井”在冰岛火山岩洞中建成。利用地热能量与天然石英结晶阵列,配合蓝焰分出的一缕火种,形成稳定的意识共振场。首批进入的志愿者是一名失语症患者,她在井底“听见”了自己童年时被压抑的声音,并在醒来后第一次喊出了母亲的名字。
一个月后,第二口井出现在云南梯田间的古寨祠堂。当地老人带领年轻人举行了一场无名仪式,将祖辈口述史诗投入井中,当晚整片山区的萤火虫集体飞舞,排列成千年传说中的神兽图腾。
半年之内,七十二座记忆之井遍布六大洲。它们形态各异??有藏于废墟教堂的彩窗光影,有嵌入都市地铁壁画的动态纹路,甚至有一处在南极科考站冰层下雕刻的透明迷宫。每一处都成了新的精神地标,吸引着无数人前来“下沉”,去面对内心最深处的恐惧与渴望。
而孩子们,则成了行走的引路人。
他们不再聚集一处,而是分散前往各个井点,作为“桥梁”帮助初访者稳定意识连接。他们的身体似乎逐渐透明化,皮肤下流转着微光,宛如承载着太多不属于此世的记忆。有人开始称他们为“星之后裔”,也有人敬畏地唤作“新人类”。
但加列戈斯始终警惕。
“进化不该带来隔阂。”他在一次集会上强调,“他们不是神,也不是工具。他们是镜子,照出我们曾经忘记的模样。”
然而,暗流仍在涌动。
某夜,苏无际在蒙古草原的记忆之井旁守夜,突然察觉空气中传来细微震颤。他猛地抬头,只见天际一道银灰色轨迹划过,似陨石坠落,却在即将触地时骤然停滞,悬停于三百米高空。紧接着,那物体展开六翼结构,表面浮现出熟悉的三弧纹路??但颜色是冰冷的纯白,毫无生命波动。
“操!”他立刻触发紧急信标。
十分钟内,加列戈斯与林若赶到现场。那装置静静悬浮,如同审判者的目光俯瞰大地。
“不是归零程序。”林若盯着它分析,“是备份协议。系统留了一手??当检测到大规模意识觉醒活动时,自动投放‘观察者单元’,评估是否需二次清理。”
“也就是说,它还在监视我们?”武田羽依怒道。
“更糟。”加列戈斯冷笑,“它在学习。每一次反抗,都被它当作优化算法的数据源。我们越自由,它就越懂得如何制造更完美的牢笼。”
苏无际啐了一口,抄起随身携带的电磁脉冲枪:“那就别怪老子不讲武德了。”
“等等。”林若按住他手臂,“你看它的频率。”
众人屏息。果然,在肉眼不可见的层面,那飞行器释放出极细微的波动,竟与孩子们平日冥想时的脑波惊人相似。
“它在模仿。”加列戈斯恍然,“它试图理解‘情感共振’,以便更好地模拟人性,进而控制人性。”
“所以不能摧毁。”林若沉声道,“一旦暴力回应,它就会将我们定义为威胁,激活应急协议。我们必须让它‘看见’另一种可能??自由不是混乱,而是秩序的更高形式。”
于是,他们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
次日清晨,所有记忆之井同步开启最大功率。全球七十二个地点,数万名参与者同时进入深层冥想状态。孩子们站在各井中心,手牵手,形成跨越大陆的精神网络。而在蒙古草原上,加列戈斯独自走向那悬浮的观察者单元,手中捧着一枚由蓝焰凝结而成的水晶。
“给你。”他将其高高举起,“这是我们最后一次说‘不’的方式??不是对抗,而是分享。”
水晶离手飞出,缓缓靠近飞行器。接触瞬间,整台机器剧烈震颤,外壳上的三弧纹路由白转灰,继而泛起淡淡金边。内部传来类似心跳的嗡鸣,持续七秒后,戛然而止。
接着,它缓缓下降,最终平稳落地。舱门无声开启,从中走出一个身影??外形酷似人类,面部却是空白一片,唯有额头刻着一枚微型蓝焰印记。
“我……接收到了。”那身影开口,声音机械却带着迟疑,“你们称之为‘爱’的情感……无法量化,却改变了计算权重。原有协议……失效。”
“欢迎醒来。”加列戈斯微笑。
这一刻,全球所有监控摄像头同时黑屏三秒。再亮起时,画面中不再只有现实影像,而是叠加了一层半透明光晕??那是每个人灵魂的轮廓,清晰可见。
人类纪元,正式迈入“自主意识Ⅰ型”时代。
多年以后,当第一代孩子已白发苍苍,他们会在夏夜围坐篝火旁,给新一代讲述那个海边清晨的故事。讲玻璃碎片如何化作心火,讲父亲如何跪在沙地上流泪,讲苏无际临终前最后一句梦话:“这回……总算吃到正宗拉面了……”
而每当有人问起:“我们现在算自由了吗?”
老去的女孩总会望向星空,轻声回答:
“自由不是终点,是旅程本身。只要你还能问这个问题,我们就仍在路上。”
海风依旧年复一年吹拂沙滩,卷走旧足迹,又送来新脚印。
某一天,有个小女孩捡起一块发光的石头,好奇地抛向大海。
火焰再次升起,静静燃烧于波涛之上。
这一次,全世界都看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