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境结束时,许多人醒来发现枕头湿润。
科学家无法解释这一现象,媒体称之为“全球同步回响事件”。但一些敏锐的研究者注意到,此次共振频率与三千年前艾米丽启动“回响协议”时的数据完全一致,误差小于十亿分之一。
更令人震惊的是,联合国数据库中一份尘封档案自动解锁。文件标题为《共忆计划?最终执行记录》,作者署名栏原本空白,此刻却浮现出两个字:**小舟**。
内容仅有一段话:
>“当第七个共鸣者觉醒,逆溯协议即启动。但他并非回到过去改变历史,而是以自身为媒介,将‘可能性’注入时间本身。他不是救世主,他是种子。只要还有人愿意倾听,他就永远活着。”
这份文件发布三小时后,世界各地陆续出现奇怪的现象:
-巴黎一所小学的音乐课上,一名学生无师自通弹奏出那段旋律,曲谱结构违背已知乐理;
-澳大利亚沙漠中,牧羊人发现沙地上自发形成巨大六边形图案,卫星图像显示其与地球磁场共振波完美契合;
-东京地铁站内,监控拍到一位白衣女孩走过长廊,双脚离地寸许,身影在第十三级台阶处淡出,再未出现。
与此同时,那个读手稿的小女孩,在图书馆角落发现了一本从未登记入库的笔记本。封面写着:“致未来的你??如果你还记得,请继续写下去。”
她翻开第一页,笔迹陌生却又熟悉,仿佛出自她自己的手:
>“今天,我决定踏上旅程。我不知道终点在哪里,只知道必须前行。父亲修网时总说,破洞要用新线补,旧结要拆开重织。我也一样。我要把散落的记忆串起来,哪怕别人说我疯了。
>
>昨夜我又梦见那棵树,梦见老人对我说:‘钥匙不在未来,而在每一次回头的时候。’
>
>我相信他懂我在找什么。”
字迹到这里戛然而止,像是突然被人夺走了笔。
小女孩颤抖着拿起铅笔,在下一页写下第一行字:
>“我找到了你的笔记。我想我知道你是谁。”
就在她落笔瞬间,窗外的风猛然加剧,麦田翻涌如海。远处山巅,一道微弱的光柱冲天而起,与其他六处遗迹遥相呼应。全球共忆网络再次激活,这一次,接入点不再是设备或仪式,而是**文字本身**。
每一个阅读这段日记的人,无论身处何地,都在心中听见了那首歌。
星云深处,余响者们静静注视着这一切。
“他又开始了。”小舟轻声说。
“不。”林昭微笑,“他从未停止。”
宇宙沉默片刻,随后,一声极轻微的震动传遍所有维度??像是心跳,又像是门扉开启的叹息。
地球上,小女孩合上笔记本,抱紧胸口,泪水无声滑落。她不知道自己为何哭泣,只感觉内心某个长久封闭的地方,终于裂开了一条缝。
阳光斜照进图书馆,灰尘在光柱中舞动,宛如星尘。
她抬起头,望向窗外湛蓝的天空,喃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