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快婿 > 329昂贵的火药穷途末路(第2页)

329昂贵的火药穷途末路(第2页)

而人工制硝也需要将大量尿液,是制作火药的重要原材料,只不过赵立宽目前还没时间研究。

这场打下来赵立宽也感觉到,火药太贵了。

他昨晚仔细核算一大晚上,发现这回他在制作火药的环节前前后后砸进去一万八千七百两左右。

总共只制出一千一百七十六斤四两火药。

每斤火药制作成本高达十六两左右。

一万八千七百两什么概念,足够发一万五千禁军一个月的军饷。

如果发普通地方军,那能发三万人一个月军饷。

一场局部战全部消耗光。

如果没有卫王慷慨解囊拿出三万两,这战根本打不了,他都没地去弄三万两。

除非他把全军的军饷给贪污了,但那也太离谱了,和?转世都不敢这种贪法。

他记得曾看过历史记载,明朝的红夷大炮一发装六斤火药,发射成本只有三两银子。

而且当时正规军的军饷也是每月一两银子左右。

也就是说明朝人的火药价格是半两银一斤,这才是打得起的价格。

如果按照现在十六两一斤的成本,多打几次直接破产,更别提什么普及火药武器。

他思来想去,火药制作的大头就在硝上。

天然开采的硝石是通过开采出硝土矿,经过煮沸,过滤,析出,晾干等诸多工序。

挖矿洞需要大量矿工,费时费力,还要运下山。

这年头又没开车什么的,全靠人力畜力运输,效率低不说,花销也大。

人畜还要吃喝拉撒住呢。

这首先就是一笔极大的耗费,之后还要大锅煮沸,过滤,又需要大量的柴火和人工。

在这个没天然气,没石油没电力的年代,主要加热手段还是靠往山上砍柴。

砍了靠人背下山,晒干,然后才能生火。

想起他小时候在农村跟着父母上山砍柴,那种痛苦至今记忆犹新。

都不用想接下来前两天拉着南下卖的步骤,赵立宽已经明白现在的火药为什么成本那么高了。

到明朝那时,已经有专门的人工制硝技术。

有专门的“硝户”,每年不用粮食或钱交税,而是用制出来的硝石交税。

可规模生产,人工制造,这才能把火药价格打下来。

火药价格下来了,才能大规模运用于战争。

大规模运用,才能改变战场局势。

否则火药就是再厉害,几十斤乃至上千斤投入到大规模战场上根本不够看的。

比如万历朝鲜战争中,首批援助朝鲜的物资就有硝石十万斤,硫磺两万斤,大概十二三万斤火药。

而明军三万余人,整场战打下来消耗的火药在五十万斤以上。

如果以现在每斤十六两左右的成本来算,三万军队,消耗五十万斤火药,需要八百万两左右成本。

那都别打仗了,光造火药就能拖垮国库。

八百万两火药钱,如果不包括战后赏赐,能给三十万大军打上半年,还要什么火药,用人堆都?了。

赵立宽揉了揉太阳穴,看来回去必须仔细研究研究怎么人工制硝了,不然想在以后的战争中大规模使用火药根本没可能。

别说几十万斤的用,就像现在用个上千斤都要有卫王这样的冤大头掏钱。

除非把狗日的卫王府抄了,说不定能制出上万斤火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