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醒来,发现庙中多了一尊无面石像,手持铜铃,背对众生。
有人跪地叩首:“是守魂爷!他救了我们!”
消息传开,越来越多的地方出现类似传说:北方马贼横行,一夜之间全数暴毙;江南豪强欺压佃农,家中突起大火,田契尽毁;西域商路遇劫,驼队安然无恙,只留下一枚断裂铃铛插在沙丘之上……
江湖震动。
有人开始绘制“守魂图志”,记录各地显灵事迹;有书生写下《黑衣录》,称其为“乱世之砥柱,黎民之暗灯”;更有孩童编成童谣传唱:
>“黑衣来,邪祟哀,
>断铃响,灾祸开。
>不拜天,不敬台,
>只求爷影门前徊。”
而这一切,黑牙并不知晓。
他正坐在南山桃树下,看着枝头初绽的花苞,手中摩挲着那枚修好的铃铛。
身后传来脚步声。
柳七提着食盒走来,笑着骂他:“又偷偷跑了?以为我不知道你在西南做的事?”
他低头笑笑:“顺路而已。”
“顺路?”她坐到他身边,打开食盒,“你明明是故意避开名声。可你知道吗?越是躲,人家越把你当神。”
他望着远处青山,轻声道:“我不是神。我只是个……还想好好活着的人。”
柳七靠在他肩上,柔声道:“那就一起活着吧。管他什么江山如棋,咱们不下也罢。”
他握住她的手,点了点头。
春风拂过,桃花零落如雨。
某一刻,铃声轻响??
**叮。**
仿佛回应着十年前那个雪夜,也仿佛预示着未来无数个黎明。
多年后,史官修撰《大晋纪略》,于末卷记下一笔:
>“元和年间,天下大治,民风淳朴。或有异事频发,然总有黑衣人出没四方,扶危济困,诛奸除恶。百姓感念,立祠祭祀,号曰‘守魂爷’。然查其踪迹,皆缥缈难考。或曰:此人实为虚影;或曰:乃群氓共愿所化之灵。唯少数亲历者言,彼非神非鬼,仅一凡人耳,因不忍世间浊乱,遂负千钧而行于暗夜。”
>
>“其名无载,其貌不详。然据野史残篇,或姓苏,名砚,曾为玄牝守魂人之后。”
>
>“后人评曰:宁舍神位,不负人心。此谓真侠者。”
而在极北孤峰之巅,那副石棋盘依旧静置风雪之中。对面空位上,一枚白子静静躺着,旁边多了一行新刻的小字:
**“子已落,局未终。
待君共弈。”**
某个月圆之夜,风雪再起。
一道青灰身影缓步而来,对着空位坐下,拈起白子,轻声道:
“阿砚,我来续这一局了。”
棋子落下,万籁俱寂。
天地之间,唯有风雪低吟,宛如谁在轻叹??
**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