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捡回女儿后,我恋爱了 > 293 未来之事(第1页)

293 未来之事(第1页)

冯晚橙怀上的事情很快就成了陈佑家最大的秘密,也成为了陈佑近期全新的工作重心。

“网吧暂时是不用去了。”

陈佑说,“不过这边其实也没什么工作,平时管账的事情我来负责理就行。”

冯晚橙说。。。

山里的雨来得急,去得也快。清晨一场暴雨刚歇,泥泞的小路像被谁用刀刻过似的,沟壑纵横。甜甜踩着胶靴,裤脚沾满黄泥,手里拎着半湿的教案本,从村口小学一路走到山顶那户人家。她要去家访阿?的奶奶。

这座傈僳族山寨依山而建,房屋多是木板搭成,屋顶盖着铁皮或茅草。风一吹,窗框就咯吱作响。阿?家在最偏的一角,门前晾着几件补丁摞补丁的衣服,一只老母鸡带着小鸡崽在院里刨食。

门虚掩着,甜甜轻敲两下,推门进去。屋里光线昏暗,灶台边坐着个佝偻的老人,正用柴火煮一锅稀粥。看见甜甜进来,她愣了愣,随即认出来:“是……是甜甜老师?”

“阿婆,我来看您了。”甜甜脱鞋进屋,在唯一一张矮凳上坐下,“今天雨大路滑,怕您不方便下山,我就走上来问问阿?最近的学习情况。”

老人眼眶红了。“这孩子……前两天发烧,烧退了也不肯上学。她说,不想拖累你。”

“怎么这么说?”甜甜心头一紧。

“她说你在城里读书,还要给我们上课,又出钱又出力,她配不上这份好。”老人声音颤抖,“我们家穷,没文化,可我不想她像我一样,一辈子困在这山上。”

甜甜沉默片刻,从包里拿出一个塑料袋,里面是一套崭新的校服和一双运动鞋。“这是给阿?的。下周县里要举行小学生朗诵比赛,我想让她代表学校参加。她的普通话进步很快,声音也好听。”

老人怔住:“可是……比赛要到县城去吧?山路远,花销大……”

“费用全由‘萤火计划’承担。”甜甜微笑,“而且,我已经联系了县电视台的记者,他们愿意做个专题报道。让更多人知道咱们山里的孩子有多努力。”

老人低头抹泪,嘴里喃喃:“老天爷保佑……保佑你们这些好人……”

回程时天已近午,阳光破云而出,照得山谷一片金绿。甜甜走在蜿蜒山道上,耳机里放着林小川日记的录音片段??那是陈佑整理后转成音频的版本,她每天都会听一段。

“……今天给她买了新铅笔,她高兴得哭了。她说这是她人生第一支完整的铅笔,以前都是捡别人用剩的半截。”

甜甜停下脚步,仰头望天。云层裂开一道缝隙,阳光如瀑布倾泻而下,洒在远处梯田上,宛如碎金铺地。

她忽然明白为什么陈佑要把这本日记交给她。不是为了让她背负悲伤,而是告诉她:哪怕微弱如萤火,也能照亮一段黑暗的路。

当晚,她在宿舍灯下写工作日志,窗外虫鸣阵阵。手机震动,是冯晚橙发来的消息:“今天看到新闻了,省台播了‘萤火计划’的短片,反响很好。有家企业想捐二十万,问能不能定向资助女童职业教育。”

甜甜咧嘴一笑,回了个“耶”的表情包,又补充一句:“告诉他们,我们可以带她们学刺绣、做电商,甚至将来开合作社!让山里的手艺走出去。”

刚放下手机,门外传来敲门声。打开一看,是村小校长李老师,手里抱着一堆旧课本。

“甜老师,我翻了翻仓库,找到些八九十年代的教材,虽然旧了点,但还能用。还有这个??”他从怀里掏出一本泛黄的《儿童文学选读》,“这是我小时候读过的,一直留着。听说你要搞阅读角,就带来了。”

甜甜双手接过,书页间夹着一张褪色的借书卡,上面写着“李文军,1993年借阅”。

“您就是李文军?”她惊讶。

校长笑了:“那时候我也差点辍学,是我老师步行三十里山路来我家劝说,还垫付了学费。后来我考上了师范,回来当了二十年乡村教师。”

他顿了顿,眼神温和:“现在轮到我支持你了。你说要建‘萤火图书馆’,我腾出一间空教室,明天就开始打扫。”

那一夜,甜甜失眠了。

她打开笔记本电脑,新建一个文档,写下标题:《萤火图书馆筹建方案》。她设想了一个流动图书站系统,每两周轮换一次书籍,覆盖周边五个自然村;她设计了“小馆长”制度,让高年级学生参与管理;她甚至规划了未来五年内建成数字化阅览室的目标。

凌晨三点,她收到陈佑的微信语音:“刚开完庭,听了你的项目构想录音。法律层面没问题,我会帮你注册非营利组织分支。另外,母校法学院有个公益项目基金,我可以帮你申请。”

后面跟着一条文字:“别太拼,记得吃饭。”

甜甜把脸埋进枕头,闷闷笑了会儿,又爬起来继续修改方案。

一周后,第一批图书由志愿者车队运抵山村。箱子堆在校门口,打开全是城市孩子捐赠的绘本、童话集、科普读物。有个叫朵朵的女孩抱着一本《星星为什么不会掉下来》,翻了整整一上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