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影视编辑器 > 第一百零七章 逐出族谱(第1页)

第一百零七章 逐出族谱(第1页)

建文四年1402年七月初一,南京紫禁城在晨光中苏醒。

奉天殿前汉白玉广场上,文武百官按品级肃立,绯袍玉带在晨风中微微拂动。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扇缓缓开启的鎏金殿门上,门轴转动的吱呀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晨曦透过云层,为走在御道上的身影镀上一层金边。

苏宁身着十二章纹衮服,玄衣缣装上的日月星辰纹样熠熠生辉,十二旒白玉珠冕冠垂在额前,在三十六名金甲仪仗的簇拥下缓步走上丹陛。

当他转身面对百官时,整座皇宫响起山呼海啸般的朝拜: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浪在殿宇间回荡,然而在这片朝贺声中,不少老臣的眼中仍带着挥之不去的疑虑。

礼部尚书陈迪率先出列,玉笏在手中微微颤抖:“陛下承天受命,臣等欢欣鼓舞。然国不可一日无君,亦不可一日无正名。敢问陛下,建文皇帝如今何在?”

这话问出了所有人心中的隐忧。

殿内顿时安静得能听见旌旗猎猎作响。

苏宁与垂帘旁听的吕太后交换了一个眼神,吕太后缓缓起身,声音悲切:“建文皇帝。。。。。。已在城破之日,于宫中自焚殉国。哀家亲眼所见,谨身殿大火三日不熄。。。。。。”

这话引起一片哗然。

方孝孺激动地跨出班列,冠冕下的银发微微颤动:“太后!此事关系国本,可有人证物证?建文皇帝仁德爱民,若真遭此劫难,当彻查真相!”

吕太后以袖拭泪:“大人,哀家亲眼所见,难道还有假?建文皇帝不愿受辱,在谨身殿内引火自焚,只留下一道传位诏书……………”

她示意身旁太监呈上诏书,“这便是建文皇帝亲笔所书的传位诏书。”

工部尚书郑赐突然跪地泣声:“建文皇帝仁德,竟遭此劫难!这一切都是燕王逆贼的罪过!”

这番话引得不少建文旧臣纷纷垂泪。

待殿内情绪稍平,方孝孺再度奏道:“陛下,礼部已拟定‘景和’、‘永昌、‘康定三个年号,请陛下圣裁。”

出乎所有人意料,苏宁轻轻摇头:“朕意已决,新年号就用‘天工’。”

殿内顿时一片寂静,随即响起压抑的窃窃私语。

齐泰忍不住出列:“陛下,‘天工’二字,似乎。。。。。。似乎不太符合年号的惯例啊。”

“哦?”苏宁挑眉,冕旒轻轻晃动,“那齐爱卿以为,什么才符合惯例?”

齐泰躬身道:“年号当取吉祥和美之意,如“洪武”,‘建文’,皆寓意深远。这天工二字,未免太过。。。。。。太过气了。”

不少官员纷纷点头附和。

在他们看来,这个年号确实不够庄重,甚至有些离经叛道。

苏宁不慌不忙地站起身,走到丹陛边缘,目光扫过众臣:“诸位爱卿可知,《尚书》有云:“天工,人其代之?”

方孝孺一怔,下意识接道:“陛下博学,此语确实出自《尚书?皋陶谟》。

“那方爱卿可知其深意?”苏宁声音清朗,“上天造化之工,当由人来完成。朕取此年号,就是要告诉天下人????朕在位期间,要让人力代天工,创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这番话让不少官员陷入沉思。

黄子澄若有所悟:“陛下的意思是。。。。。。”

“朕的意思很明白。”苏宁声音铿锵,在殿宇间回荡,“从今天起,大明不仅要政治清明,军事强盛,更要工技发达、物阜民丰!朕要在有生之年,看到大明的工匠能造出翱翔九天的铁鸟,能造出日行千里的铁马,能造出照亮

黑夜的明灯!”

这番惊世骇俗的言论,让整个奉天殿鸦雀无声。

良久,方孝孺才颤声道:“陛下。。。。。。陛下志向远大,只是这些。。。。。。这些恐怕非人力所能及啊。”

“所以才是‘天工”。”苏宁微笑道,“方爱卿,难道你不想亲眼见证这样的盛世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