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晚上殚精竭虑,此时的赵长宁也有点扛不住了。
她嗓子沙哑,“安义,把银票分了,让这些人都回去休息吧,今天的大典,我们亲自盯着。”
安义垂头丧气的,“是,姑姑。”
眼看天色亮起来,太阳露出了尖,封后大典即将开始。
皇后忧心忡忡,看着铜镜里眼底的青色,哑声道:“多涂些粉遮掩吧。”
春云只能照做,嘴里喃喃道:“不知情况如何,娘娘,您一晚上没睡,可还撑得住。”
皇后带红血丝的眼里闪着茫然,咬牙道:“撑不住也得撑。”
銮仪卫陈设皇后卤簿、仪驾已至奉天殿外,随着钟鼓响起,礼部官员宣读册封诏书,身着衮冕服的皇帝、百官,进了奉天殿,丹墀鸣鞭,庆平之章轰然奏响……
皇后远远听着这声响,心里慌张,却不得不强撑着,此时头上象征荣耀的九龙四凤冠,厚重的出祭礼服,将她牢牢的捆缚,她几乎站立不住。
引礼正副使已经到了坤宁宫前,高呼:“正使李平章,副使周涵,秉承制命授予皇后册书以及宝玺。”
皇后随着引礼官登上仪驾,前往太和殿,她的目光控制不住地看向那座巍峨矗立飞檐斗拱的宫殿。
凤印找到了吗?皇帝能交到她手中吗?
皇后盼着仪驾能慢一点,再慢一点,多给赵长宁一点时间。
春平随侍在仪驾边,忧心忡忡的走着,忽然她眼睛一亮,小声道:“娘娘,您快看……”
皇后岿然不动,仪态不改,只是眼神控制不住地瞟向四周。
她看到两个身影,狂奔在往太和殿东门的小径上。
前头那个老气横秋的靛蓝色,好像是赵长宁——
作者有话说:长宁:跑路?我吗?[白眼]
第37章
已经入初夏,空气中开始飘拂着一股燥意,还有各种各样的味道,间或有虫鸣声声,让今天的典礼越发热闹。
赵长宁只觉肺里像是着了火,一路狂奔,她双手紧紧捧着还带有泥土的凤印,双腿飞快地跑动。
太和殿外,承制官和礼官的声音不断传来,礼乐也接近尾声,留给她的时间不多了。
皇帝身着衮冕服,长身玉立的站在太和殿门口,而皇后已经下了仪驾,朝太和殿中门走来。
云和当然知道轻重,见状咬了咬牙,猛地冲上前,一把扯住赵长宁的胳膊,快速冲进了太和殿东门。
赵长宁被拽的差点摔倒,但此刻也来不及计较,眼看着皇帝皇后和百官就要进来了。
“快,云生,盒子……”
皇后下了仪驾后,便瞧不见赵长宁的身影,她的心又提到嗓子眼,不知接下来是福是祸。
这次的事儿,实在太过分,她心里对偷凤印的人,越发地恼恨。
皇帝温和地上前一步迎接,帝后二人相携,一起步入布置一新的太和殿。
皇后一进门,就看到赵长宁在角落里靠墙弯着腰,浑身狼狈,脸颊通红,满头大汗,喘得像是力竭,但目光一直保持着看向门口,看到自己进来,松了口气,还坚定无比地点了点头。
两人目光短暂交接,想到方才狂奔的身影,她的心莫名有些感动,更多了一份安心。
礼官唱喏声响起,皇帝先是授予了皇后册宝,然后便打开了放着凤印的檀木盒。
皇后跪在地上,浑身发冷,手紧紧扣着衣袖,控制不住的心悸,看着那双手伸进了盒子里,这个盒子明显不是原来那个,凤印会在里面吗?
她信赵长宁,信对了吗?
赵长宁握着云生的手腕,把大部分的重量都压在了他身上,眼都不眨的看到皇帝拿出凤印,授予皇后,她的心一下子就落到了实处。
大典总算顺利举行下去了。
“走吧,我们回去。”
云生一直牢牢抵住赵长宁,不让她倒下,攥在一起的手,早已经满是滑腻的汗水,还有沙土在其间的粗磨感。
他知道姑姑很累,不好松开手,便用另一只手抹了抹额头的汗,点点头,“姑姑,你慢些。”
赵长宁和云生相扶着蹒跚走到了小径,又忍不住回头,正好看到皇后跟在皇帝身边出了太和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