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御前女官 > 4050(第16页)

4050(第16页)

“回来了?”皇帝的声音不辨悲喜。

“皇上恕罪,我手脚应该再轻些的,不想还是惊扰了您。”赵长宁赶忙转身跪下行礼,“今儿我出了趟宫,去了周侍郎家中。”

皇帝抬眸,放下朱笔,“哦?”尾调上扬。

赵长宁没有一丝隐瞒,一字一句地将话说了个清楚。

“……那周海自己都不干净,做什么要来阻拦女官之事?况且我已经在皇后娘娘面前夸下海口,说这内书堂一定能开起来,可不能让皇后娘娘觉得我说话不中用,更不能让内阁那些老大人们觉得,此事以后再不用议,这可是皇上您登基以来,第一项开口允准的事儿呢,我决不许他人胡乱揣测圣意。”

她最清楚皇帝和内阁的矛盾,不用起来,才是傻子。

果然,皇帝望着她的眼睛渐渐有了光彩,笑道:“那你何不来求朕?”

赵长宁额头触地,“皇上每日忧思劳顿,为了国家大事宵衣旰食,我怎么能来烦扰您?况且些许小事,长宁自己就能解决了,何苦劳皇上跟内阁那些老大人吵。”

皇帝笑着抬手,示意她起身,“你怎么对周海家如此清楚?”

“非是我对他家清楚。”赵长宁笑着上前为皇帝倒茶,“是胡狗儿,我与他一同侍奉先帝,是以也知道些事儿。”

皇帝想起先太子死前对他说的话,也没有生疑,赵长宁伺候先帝多年,时时在侧,知道一些秘辛也正常。

“罢了,这折子也批不完,叫人去皇后宫中说一声,朕去用膳。”

赵长宁笑着“哎”了声,如今阖宫上下,对皇后娘娘的赞誉之声不绝于口,就连皇上也难免受到些影响,皇后母仪天下,受人尊崇,皇帝脸上也有光。

她状似不在意道:“皇上,今儿在宫外,我还碰到一个人。”

皇帝“唔”了声,背着手慢悠悠的走,前后一堆宫女太监随侍,提着宫灯照着路面。

赵长宁小心打量了皇帝的面色,当笑话般讲了出来。

“是前任浙江巡抚明轩,他如今替生母守丧,生活困顿,不过,他看着像是挺自得其乐的,就是不知从哪儿听说要推举女官之事,寻到我面前,说是想谋个教习一职。”

皇帝听着也有些诧异,但没太在意。

“明轩性子孤傲又倔强,绝不肯受嗟来之食,便是朕去说,他也未必肯屈尊,如此倒也像他做的事儿,既然他都开口了,那你就应下吧,为母守丧是大事,但也不能断了生计。”

赵长宁松了口气,只要明轩没得罪皇帝,那就不必担心其他,做教习既能维持生活,也能等守丧结束后,多些起复的可能。

“皇上既然允准,长宁会如实禀报皇后娘娘,届时请明大人来做教习,也是这阖宫宫女太监之幸事,希望他们惜福,能好好学,将来为皇上和皇后娘娘办差也能尽心尽力。”

皇帝听她这么说,眸子里幽幽暗暗,勾起唇淡淡笑了。

前脚太监刚来坤宁宫禀报说皇帝要来用膳,皇帝后脚就到了,这让皇后十分惊喜。

见赵长宁跟在皇帝身后盈盈笑着,还朝她微微点头,不由心头一动,“皇上,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今儿我亲手做了两样菜,皇上快请尝尝我的手艺。”

赵长宁就知道皇后是能接住的,宫中的人和事都枯燥,一点小改变就足以让人感受到。

更别说皇帝改了一天折子,此时最重要的,就是放松的吃喝。

云慧跟在后头,摇着头道:“永和宫最近一直哭哭嚷嚷的,难怪皇上不爱去……”

赵长宁听着,忍不住笑了。

有时候很浅显的事儿,有些人就是想不通,更别提去做了。

夜里,赵长宁亲自守夜,将白日里皇帝未批改完的折子细细梳理了一遍,重新分门别类的放好。

一些请安问好,皇帝懒得批的折子,她抬手便直接批改了,放在一旁。

她知道做这些事没什么大用,但习惯是个可怕的东西,水润万物而不显,但终有一日,能汇聚成海。

翌日,朝会。

赵长宁依旧眼观鼻鼻观心的在皇帝身后,不显山不露水的站着,耳朵则是细心的听着堂下的动静。

果然,没了周海大呼小叫,朝堂上的风向就变了些。

虽说支持女官之事的还是不太多,但声音也足够了,至少没有户部侍郎周海跳的这么高的人了,加上中立的人,女官之事,已经没有多少阻碍。

当然最最让人无法摇头的,是皇帝支持的态度。

令人惊讶的是高赟高首辅,他竟然点头答应了。

这让赵长宁很是讶异,看着老头子花白的头发,一时间也很感慨,能从先帝手下安然过一辈子,如今成了辅国之臣,自然有其智慧。

内阁不可能一直煊赫,偶尔软一下身段也无妨,皇帝和臣子之间,向来是东西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