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长宁朝皇后娘娘鞠躬,调侃道:“那长宁就在此多谢娘娘举荐人才了。”
她从皇后那出来后,忽然想起宋环的话,诗社里的女子,也有精通术数的人。
思及此事,她便赶紧去了内书堂。
岂料今儿竟然是宋大人在授课。
宋大人得知后,忍不住笑着捋胡子,满脸得意,“这事儿我便能替你定下,环儿恰巧便是精通术数的,你若想要助力,环儿定是之一。”
赵长宁想起宋环那不可一世的嘴毒模样,此时才有了具体的恍然,果然有才的脾气都傲。
第二日一早,寅时宫门开启,天色还未亮呢,宋环竟然找到了赵长宁的住所。
她十分激动,拉着困倦的赵长宁喋喋不休,“姑姑,父亲说您想进市舶司,以制瓷来弥补国库亏空?您怎么想的?有没有头绪?需要算什么?我可以啊,我真的可以……”
赵长宁没想到宋大人说的如此直白,一时间被宋环连环问弄得头脑发昏。
“额,是的,你也知道,这国库不丰,若想制瓷出海,得计算出前期的一笔银两投入,还有各种需求和困难,皇上想要具体一点的数字,所以……”
宋环满脸振奋,“所以,姑姑,有我们的用武之地了,对吗?”
赵长宁打了个哈欠,“应该是吧。”
宋环眼冒精光,高兴的合不拢嘴,“太好了,姑姑,我们诗社还有个姑娘,术数十分了得……”
她骄矜地晃了晃脑袋,“虽不及我,但也足够了,有她一起,我们肯定能为姑姑算出来。”
赵长宁一下子清醒了,这件事,是她的头等大事,是该早些落实。
“好好好,宋环,明日你带着那姑娘来见我,我们好好讨论。”
第二天,宋环便带人来了。
“姑姑,这是周淼。”宋环指指赵长宁,笑着挑眉,“这就是御前女书令,你一直想见的姑姑。”
周淼的性子活泼,表情比宋环还要夸张,她应该和赵长宁差不多大,竟也没嫁人。
“姑姑好,我叫周淼,五行缺水,是宋环姐姐诗社里的一员,一直想见见您,但总是无缘。”
赵长宁有些迟疑,“你这个周,莫非是皇后娘娘的那个周?”
周淼调皮地眨眼,“是呀,姑姑,收到堂姐给我的信,我还在想怎么那么巧呢,看来大家都十分认可我的能力呀。”
赵长宁也觉得很巧,不过有些事儿的确不是她能干的来,还是需要宋环这样的人才。
但她还有个疑问,“宋环不用出嫁我能明白,怎么你也?”
周淼嘿嘿一笑,“我能力突出,父母亲疼爱,家中一开始是想为我招婿,我那时候本来都想嫁人算了,结果入了宋环姐姐的诗社,才发现另一片天地,索性就不出嫁了,发愿要在家侍奉父母,哥哥嫂嫂也支持,族中也同意了,大概是舍不得我这个人才。”
宋环在一旁满脸嫌弃,“你不要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了,咱们诗社不出嫁的女子,占了快一半儿。”
赵长宁这才恍然,果然是人以类聚,看来诗社里的女子们,都不简单。
周淼和宋环斗了几句嘴后,就开始求赵长宁,“姑姑,我能来内书堂教书吗,我求堂姐,她怕惹人闲话,不肯开口。”
她急忙表明态度,“我不用俸禄,我免费教,只要姑姑给我单独开设一堂术数课就行。”
宋环也十分期待,“姑姑,这术数变换万千,十分有趣,课若是开了,将来您的帮手只会更多。”
赵长宁沉默,她术数不好,内书堂也不是不教这个,而是听的人很少,久而久之,就裁撤了。
“这个事儿,我得跟皇后娘娘商量才行。”
周淼满眼期待,“姑姑,一定要好好商量啊。”
宋环拍拍她脑袋,“好了,咱们干正事吧。”
赵长宁便将自己的册子拿出来,虽杂乱,但能看懂,况且这事儿也不算复杂,复杂的都是将来要落实的东西。
比如大概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景德镇的瓷器到南京的码头花费少,还是去浙江福建花费少等等,总之就是给皇上看的大致成本。
二女倒也不废话,将册子拿了回去。
十分郑重道:“姑姑,我们回去得了解下瓷器制作,还有市舶司里的事儿,到时候再来跟您商量。”
赵长宁居然没有花费多少口舌,只觉十分满意,果然是官家小姐,见多识广,的确便利。
一直过了中秋,二女都没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