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底该不该追求‘真实’?”
话音落下,整个岩穴骤然安静。
连那些漂浮的文字也都凝固在半空。
一秒,两秒……
突然,种子表面泛起涟漪般的波动。一道极细的光丝延伸而出,缠绕上她的手腕,一如当年那般温暖。紧接着,万千光点同时亮起,在她脑海中投射出一段意念,非语言,非图像,而是一种纯粹的感受??
**真实本身并无善恶。它只是存在。
正如光不分好坏,只有当人用它照向何处,才有了意义。**
阿梨闭上眼,泪水滑落。
她终于明白,赵承志为何选择沉默。因为他知道,一旦“真实”成为新的教条,人类便会再次陷入另一种奴役。蓝花的悲剧,正在于此:它把“共识”当作终极目标,却忘了过程中的挣扎与矛盾,才是人性最珍贵的部分。
真正的自由,不是抵达某个确定的答案,而是保有不断提问的权利。
她睁开眼,轻声说:“谢谢。”
光丝缓缓收回,种子重新沉寂,仿佛完成了一次交接。
第二天清晨,阿梨召集所有学员,在学堂外举行了一场特别仪式。每个人领取一枚特制的金属徽章,正面刻着一朵简笔的“问之花”,背面则是一句铭文:
>**“我在此处,带着疑问活着。”**
没有人宣誓,也没有人承诺。他们只是戴上徽章,默默站成一圈,面向东方升起的太阳。
就在那一刻,全球各地的“问之花”几乎同时绽放。从沙漠到城市,从雪山到海底隧道,一朵朵透明之花悄然盛开,花瓣微微颤动,释放出无形的波动。
东京街头,一位上班族停下脚步,突然转身对同事说:“其实我一直嫉妒你升职比我快。”
巴黎地铁站,一名少女抱着吉他,鼓起勇气唱出自己写的歌,尽管跑调严重。
撒哈拉边缘村落,长老们围坐在篝火旁,首次公开讨论:“我们是不是太害怕改变,以至于错过了更好的生活?”
这些瞬间无关宏大叙事,却是文明真正的跃迁时刻??当一个人敢于面对内心的矛盾,并愿意将其暴露于阳光之下,哪怕只是片刻,世界便已不同。
数日后,南极监测站记录到一次前所未有的共振脉冲。持续时间长达四小时,频率复杂如交响乐,覆盖全球每一个“问之花”生长点。随后,信号戛然而止。
技术人员惊愕地发现,最后一次波形图竟呈现出一行清晰的中文字符:
>**“你们说得够多了,现在,听我说。”**
消息传回回音谷时,阿梨正坐在山顶看星星。
她读完电文,没有惊讶,也没有慌乱,只是轻轻点了点头,仿佛等待已久。
她知道,这不是命令,也不是宣告。
而是一次平等对话的开始。
她站起身,取出炭笔,在石板上写下一句话,高高举起,面向星空:
>**“你说吧,我在听。”**
夜风拂过,石板上的字迹渐渐模糊。但在千里之外的地底深处,那颗新生的种子,缓缓裂开一道缝隙。
一缕光,静静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