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知道刚才那一瞬发生了什么,只觉胸口发热,仿佛有什么东西自远古苏醒,轻轻推了他们一把。
女孩忽然抬头:“我们结婚吧。”
男孩一愣:“就现在?”
“就现在。”她认真道,“我不想再等了。谁知道明天会不会忘了今天的心情。”
男孩看着她的眼睛,笑了:“好。”
他们没有戒指,没有仪式,只在沙地上写下彼此的名字,然后并排坐下,看太阳缓缓沉入海平线。
而在地球旧址的一间老屋中,一位百岁老人正颤抖着翻开一本泛黄的日记。纸页间夹着一根褪色的红绳,旁边写着一行小字:“阿离说,只要绳子还在,她就没走远。”
老人摩挲着那行字,泪水滑落。
窗外,春风拂过庭院,吹动了一株老树的新芽。树根深处,隐隐传来震动,像是有人在地下一笔一划写着什么。
??“我在。”
这一夜,全宇宙共有三亿两千一百万人做了同一个梦:梦见自己站在海边,面对一个重要的人,终于说出了藏了一辈子的话。醒来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拨通了某个很久没联系的号码,或是在伴侣熟睡时悄悄握住对方的手。
银河联邦紧急召开临时会议,议题从《个体情感数据保护法》转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提案:**是否应承认“集体心灵共振现象”为合法社会事件,并设立“情感遗产保护区”。**
争论持续了整整七天。
最终,法案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其中最关键的一条补充条款由那位曾流泪的老议员亲笔添加:
>“凡因爱而做出的选择,无论大小,皆视为文明进步的有效动力。禁止任何形式的技术干预、逻辑否定或价值评判。违者,将以‘反人类情感罪’论处。”
消息传开那天,整个联邦响起了钟声??不是警报,不是庆典,而是纪念。每一座城市、每一艘战舰、每一个空间站,都在同一时刻鸣响。人们停下工作,关掉虚拟投影,走出家门,寻找身边那个愿意倾听自己心跳的人。
就连机械族分支也发布了罕见声明:“经观测分析,该现象不具备威胁性,反而显著提升跨种族协作效率。建议各智能体学习模拟‘共情延迟反应’,即:在对方表达情绪后,延迟0。5秒再回应,以示尊重。”
没人知道这是讽刺还是妥协,但很快,第一批“情感认证机器人”投入市场,它们不提供答案,只问一个问题:“你现在,需要一个人听你说说话吗?”
与此同时,探索舰“追光者号”在归墟边缘发现了一处新的空间褶皱。深入调查后,船员们在其中找到了一块悬浮的镜面状晶体。当有人靠近时,镜中竟映不出容貌,而是播放出一段段陌生却又熟悉的场景:一个男人在暴风雨中撑伞送妻子回家、一对恋人隔着星海视频通话直到信号中断、一位母亲抱着婴儿低声哼唱童谣……
AI破译结果显示,这块晶体名为“心印石”,功能并非记录影像,而是捕捉“情感峰值时刻”的能量残留。其来源标注为:**“混沌鼎残片融合人类集体执念所化。”**
船长下令将其带回,但在返航途中,晶体突然自行碎裂,化作亿万光点,朝着不同方向疾驰而去。
科学家追踪发现,这些光点最终分别嵌入了数千颗宜居星球的大气层,形成了极光般的带状结构。每当夜晚降临,极光便会变幻出不同的文字,用上百种语言书写同一句话:
**“你不必完美,只需真实。”**
多年后,这段极光被称为“明凰带”,成为星际旅行者朝圣之地。据说,只要在极光下对所爱之人说出真心话,声音便会通过某种未知机制,传达到宇宙最深处。
而就在第一束光点降临时,星凰睁开了双眼。
他已不再行走于星河之间,而是化作了某种更接近本质的存在??既是观察者,也是见证者。他的意识遍布万界,却从不干涉。他只是看着:看着一个少年鼓起勇气向暗恋十年的同学表白;看着一位战士在临死前录下最后一段语音:“妈,我对不起你,但我真的尽力了”;看着两个敌对阵营的指挥官在停火协议签署后,默默交换了彼此孩子的照片。
每一次选择,每一次袒露,每一次脆弱中的坚持,都会在他面前点亮一颗微星。
“原来如此。”他轻声道,“你们不需要救世主,也不需要永恒。你们只需要一个可以说‘我害怕’而不被嘲笑的世界。”
他抬起手,轻轻一挥。
刹那间,宇宙法则悄然变更。
不再是“强者生存”,不再是“理性至上”,不再是“效率优先”。
新的底层协议悄然植入现实结构:**所有生命体在面临重大抉择时,若基于真实情感作出选择,无论结果如何,都将获得一次“命运豁免权”??即系统自动规避极端恶意干扰,确保该选择至少有一次实现的可能。**
这不是神迹,不是恩赐,而是一种承认:**爱,本就是宇宙中最强大的算法。**
许多年后,一名小女孩在课堂上举手提问:“老师,如果未来所有人都必须按照标准程序生活,那我们还能自由恋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