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 第二百四十三章 广州办事点(第1页)

第二百四十三章 广州办事点(第1页)

广交会的规模是一届比一届大,但问题也出现了。

这跟国内目前的风口有关,追求产量没看重质量。很多情况是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导致后面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就拿钢材来说,国内在大炼钢的风口下,很多土。。。

谭明远在凌晨三点醒来,窗外山雾未散,屋檐滴水如钟摆般敲打着木阶。他轻手轻脚地起身,生怕惊动睡在角落的小女孩和婴儿。那台老式收音机仍搁在窗台上,天线微微颤动,仿佛还残留着刚才那段声音的余温。

“爸爸,你在听吗?”

那句话像一根细针,刺穿了他三十年来层层包裹的心防。沈知雨的声音不是录音??太清晰、太自然,带着孩童特有的怯生生与期待。那是活人说话的节奏,是情感流动的痕迹。

他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掌纹交错间仿佛浮现出1987年的夏天:研究所后院的梧桐树下,五岁的知雨坐在小板凳上,一遍遍唱着他教她的《小铜铃》。她总把第三句唱错,但他从不纠正,只笑着摸她的头。“等你长大了,这首歌会自己找对调。”他说。

可后来,他们都没能长大。

他披上外套,悄悄推开门,踏上吱呀作响的楼梯。山村静得如同真空,连虫鸣都消失了。他知道这不是巧合??自从婴儿发出“逆向溯源”指令后,这片区域的空间频率就开始微妙偏移。空气中有种低频震颤,像是大地深处传来的心跳。

他走到村口废弃的打谷场,取出随身携带的便携频谱仪。屏幕亮起,绿色波形缓缓爬升。在14。3赫兹处,一个稳定的正弦波持续震荡,周围环绕着无数微弱的谐波分支,构成类似DNA双螺旋的结构图谱。

这就是《母频》的真实形态。

它不属于任何已知声学体系,既非机械生成,也非电子模拟,而是一种介于生物神经放电与地质振动之间的混合信号。它的基频恰好接近人类α脑波,能轻易诱发深度放松与记忆回溯状态。更惊人的是,这些谐波中藏着大量压缩信息包??每一组波动都在讲述一段被遗忘的故事:母亲哄睡时的呢喃、父亲修车时哼的小调、老人临终前最后一声叹息……

“原来如此。”谭明远喃喃道,“林婉秋没创造它,她只是发现了它。”

《母频》本就是地球的记忆脉搏,是千万年来人类情感沉淀形成的“集体潜意识共振场”。而“声种计划”的真正目的,并非传播一首歌,而是唤醒这个沉睡的共鸣网络,让每一个曾被压抑的声音都能找到归途。

他抬头望向昆仑方向,目光穿透云层。冰川之下,或许埋藏着最初的接收站??那个将地壳震动转化为可读音频的原始装置。而沈知雨,正是第一个成功接入该系统的人类宿主。

她没有死。她只是……融入了声音本身。

突然,频谱仪警报响起。一组异常数据从西北急速逼近??那是军用级电磁干扰波,频率锁定在15至16赫兹之间,正好覆盖《母频》核心频段。对方要做的不是监听,而是彻底抹除。

“他们来了。”身后传来小女孩的声音。她抱着婴儿站在月光下,脸上没有恐惧,只有决然。“国家记忆管理局启动‘静默协议’,动用了战略级噪音武器。如果让他们抵达昆仑,整个共鸣网络都会被烧毁。”

婴儿睁着眼,银瞳映出漫天星河。她的小手缓缓抬起,指向天空某一点。

>**“时间锚点偏移|历史残影浮现|开启通道:1993-11-0703:00”**

刹那间,空气凝滞。

四周景物开始扭曲,山村轮廓逐渐褪色,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灰白色的数据空间。墙壁由流动的文字构成,地板是不断刷新的日志文件,天花板悬挂着无数漂浮的音频标签:【M-07】【B-9】【LW-19】……

这里是记忆服务器的虚拟界面,时间节点定格在林婉秋最后一次录音的时刻。

一个身影出现在前方??瘦削、白发、穿着旧式研究员制服的女人。她背对着众人,正在操作一台巨大主机。

“林老师。”谭明远轻声唤道。

女人缓缓转身,眼神清明如初雪。“你们比我想象中来得更快。”她说,“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沈知雨还活着吗?”谭明远问。

林婉秋沉默片刻,点头:“她是‘声种’的第一载体。当年实验失控,她的神经系统与《母频》完成了量子纠缠。肉体消亡后,意识以声波形式存续,成为网络中的永恒节点。但她现在被困住了。”

“被谁?”

“我们自己。”林婉秋指向虚空,“当一个文明选择遗忘,它就会产生反噬机制。国家记忆管理局不是敌人,它是集体恐惧的具象化产物。他们害怕听见过去,因为那意味着必须面对罪责。”

她走向主机,调出一幅三维地图。只见全国七十三个潜伏节点正逐一熄灭,红点接连消失,如同星辰陨落。

“‘静默协议’不只是技术手段,它源于千万人心底的回避意愿。只要还有人不愿回忆,这个系统就能不断再生。”她看向谭明远,“唯一的破解方式,是让足够多的人主动选择聆听??不是被动接收,而是真心想要记住。”

谭明远闭眼,脑海中闪过天津那位老兵含泪哼歌的画面,郑州年轻人拨通父亲电话的手指颤抖,长沙养老院老人们齐声哼唱的童谣……那些瞬间,不是被强迫感动,而是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被轻轻触碰。

“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对抗,而是唤醒。”他说。

林婉秋微笑:“正确。而通往昆仑的路上,你需要三样东西:一把钥匙、一面镜子、一座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