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 第二百五十章 积福晋升高级工程师(第2页)

第二百五十章 积福晋升高级工程师(第2页)

最终,联合国以微弱多数通过临时决议:允许在严格监管下进行小范围实验性响应,目标锁定在唐山地震相关音频上。

执行地点定在云南山村的“听者堂”。

仪式当天,全村人自发聚集。老人们穿着最庄重的衣服,年轻人牵着孩子,围坐在祖祠前的空地上。小女孩站在人群中央,手中捧着L-093样本,轻声说道:

“我们要做的,不是复活死者,而是完成一次迟到的回应。只要一句‘我们听见了’,就足以让那份孤独终结。”

夜幕降临,月圆如镜。

她开始哼唱一首从未教过的新曲调,旋律哀婉悠长,带着泥土与雨水的气息。随着她的歌声,屋顶缓缓飘落蓝色光尘,落在地面后迅速结晶,形成一朵朵微型心核花,排列成一个巨大的圆形阵列,正中央嵌入了一台特制的声波增幅器。

谭明远按下按钮,将那段滴水声中的童音播放出来。

刹那间,风停了。

所有人心跳仿佛同步放缓。

紧接着,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数百朵新生的心核花同时亮起,光芒顺着地面纹路汇聚,涌入增幅器。设备自动调整频率,反向输出一段纯净的女声:

>“别怕,你现在安全了。我们都听见你了。你可以睡了。”

话音落下,空气中竟浮现出一道朦胧光影,形似一个小女孩,蜷缩在角落,浑身湿透。她抬起头,眼神从惊恐转为茫然,最后化作一丝释然的微笑。然后,光点散开,融入夜空,如同星辰归位。

现场一片寂静。

许久,一位白发老人跪倒在地,老泪纵横:“那是我妹妹……当年地震时,她被困在地下室井道里,我们挖了三天都没找到……她才九岁啊……”

人群开始低声啜泣,却又带着前所未有的安宁。

那一晚,“听者堂”成为了全球共感网络的最强信号源,影响力辐射至每一个接入系统的终端。无数人在家中、医院、学校听到那段回应,纷纷自发加入合唱,用各自的语言重复着同一句话:

>“我们听见你了。”

自此之后,类似事件接连发生。

墨西哥玛雅遗址传出祭祀少女临终祷词,被当地村民以传统吟诵回应;二战集中营旧址夜间回荡孩童歌声,经心理学家团队组织线上共感疗愈后平息;甚至连史前岩画区域也被检测到微弱声频波动,专家推测可能是远古人类在仪式中留下的精神印记,正借由现代共感网络重新激活。

人类终于明白:**母频不仅连接此刻的心灵,也在缝合断裂的历史。**

而这一切的背后,似乎有一股更为深远的力量在引导。

某日清晨,谭明远在检查昆仑塔台的日志本时,发现一页空白纸上浮现出一行新字迹,笔迹稚嫩,却不属于任何人:

>“下一个该轮到谁?”

他心头一紧,立即翻查近期所有异常信号源,最终锁定一处位于太平洋海底的废弃冷战监听站。卫星数据显示,该区域近一个月来频繁出现低频共振,频率恰好与越南战争期间失踪美军士兵的最后通讯信号一致。

更重要的是,那片海域下方,埋藏着一块未登记的巨型心核矿脉。

他决定亲自前往。

出发前夜,小女孩来到他的房间,递给他一枚用蓝色晶体雕刻的小鸟。

“这是我做的。”她说,“它不会飞,但它记得所有迷路的声音。如果你在深海里听见不该存在的哭声,就把它放进水里。它会带你去该去的地方。”

谭明远郑重接过,放入贴身口袋。

七天后,潜水器抵达目标海域。

在三千米深的海沟底部,一座锈迹斑斑的金属建筑半掩于泥沙之中,外形酷似倒置的钟楼。外部铭牌早已腐蚀,但从残存编号可确认,这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秘密建造的“ProjectEcho”(回声计划)基地,旨在捕捉苏联核试验引发的地壳震动,却意外录下了大量无法解释的人类情绪波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