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半岛:从顶楼开始当顶流 > 159 小高(第1页)

159 小高(第1页)

三月,早春的天气没那么冷了,在十度左右徘徊,典型的昼夜温差大,工作与生活一如既往的充实。

《顶楼》第二季的拍摄已经到了中后期,演员们对角色的熟悉程度几乎到了信手拈来的水平,反正每天去了剧组就是演。。。

四月的风穿过汉江大桥,带着初春特有的湿润与凉意。金池坐在车后座,目光仍停留在那块缓缓切换画面的广告屏上。阳光斜照进车厢,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尹云晖肩头,像一道无声的陪伴。他没有责怪尹云晖擅自授权使用自己的名字,因为他知道,那个人从来不会做伤害“回声室”本质的事。可那种被推到聚光灯下的不适感,依旧如细针般扎在心头。

“他们剪掉了我摔跤的镜头。”金池忽然开口,声音很轻,却清晰。

尹云晖一愣:“什么?”

“宣传片里……没有我摔倒的画面。”金池望着窗外流动的城市,“人们只愿意看站起来的人,却不敢直视跌倒的过程。可正是那些摔得最狠的瞬间,才让我学会怎么重新呼吸。”

车内陷入短暂沉默。尹云晖握着方向盘的手微微收紧,他知道金池说得对??媒体总爱把苦难包装成励志故事,把血肉模糊的真实打磨成光滑的成品。可大众需要希望,而金池,早已成了某种象征。

“但你已经给了他们过程。”尹云晖终于说,“《镜中之我》教材里有你康复训练的日志,有你写‘今天又哭了三次’的页面,还有你画下义肢与身体连接处疼痛分布图的草稿。这些都没删。”

金池轻轻点头。他知道尹云晖说的是事实。那本书之所以打动那么多人,正因为它不回避脆弱。它不是一本教人“逆袭”的成功学手册,而是一本关于如何与残缺共处的日记。

车子驶入郊区,道路两旁渐渐由高楼变为低矮的民宅和老旧的舞蹈工作室。这里是首尔边缘的艺术聚集地,许多独立舞团、小剧场和自由创作者在这里扎根。金池让尹云晖停在一家废弃仓库前,铁门锈迹斑斑,墙上涂鸦层层叠叠,像是时间留下的年轮。

“你要见的人在里面?”尹云晖问。

“嗯。”金池解开安全带,“她说她看过‘回声室’的所有公开记录,想试试能不能跳。”

“可她……是盲人?”

“对。”金池下车,从后备箱取出一个便携音响和一块厚实地垫,“但她听觉极其敏锐,能分辨出脚步落地时地面的震动频率。她说她的身体记得节奏,只是太久没人让她动了。”

尹云晖看着他抱着设备走向铁门,忍不住喊住他:“你确定这样行吗?万一她受伤……”

“那就扶她起来。”金池回头笑了笑,“就像当初你扶我一样。”

仓库内部空旷而寂静,阳光从高处的小窗斜射进来,尘埃在光柱中缓缓漂浮。中央坐着一位年轻女子,约莫二十出头,穿着宽松的棉麻衣裤,双手安静地放在膝上。她的眼睛覆着一层灰白色,显然已失明多年。听到脚步声,她微微侧头,嘴角浮现一丝笑意。

“你是金池老师?”

“是我。”金池走过去,在她面前坐下,“你可以叫我池。”

“我叫韩素妍。”她说,声音如清泉流过石缝,“我已经三年没跳舞了。医生说我的平衡系统受损严重,再跳可能会摔倒致残。”

“那你为什么还想跳?”

她沉默了几秒,然后抬起手,指尖轻轻触碰空气:“因为我在梦里一直在跳。每一次醒来,脚底都还残留着地板的温度。如果连梦都不让我动,那我就真的死了。”

金池心头一震。他见过太多人用各种理由压抑自己,却很少有人如此坦然地说出“不动就等于死”。

他打开音响,播放一段极慢的鼓点,节奏如同心跳。他起身,走到素妍身边,握住她的手腕,将自己的脉搏贴在她掌心。

“感受这个。”他说,“这是你现在唯一需要跟上的东西。不用怕摔倒,我会接住你。也不用担心动作是否标准,这里没有评委,只有你和你的身体。”

素妍深吸一口气,缓缓站起。她的双脚赤裸,脚趾微微蜷缩,似乎在试探地面的存在。金池牵着她的手,引导她迈出第一步。她的步伐极轻,像踩在雪地上,每一步都充满不确定。

但当鼓声渐强,她的身体忽然有了反应??右腿微曲,左臂自然扬起,整个人竟完成了一个近乎完美的旋转。

金池怔住了。那动作流畅得不像一个久未起舞的人,更像沉睡多年的本能突然苏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