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纸条交给沈清璃时,声音沙哑:“小安……真的回不去了吗?”
沈清璃望着窗外飘落的桃花,轻轻摇头:“他从未离开。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守护我们。”
***
十年后。
守烛院已成为天下修行者心中的圣地,十二盏琉璃灯日夜不熄,识镜池中映照万相,归途塔回荡着静修者的低语。每年都有无数人前来求学,只为学会一件事??如何在绝望中守住内心的光。
沈清璃依旧担任守烛使,但她不再孤身一人。她的徒弟们已成长为新一代支柱,其中那位盲眼少年更是悟出了“听灯之道”,能以心音引导迷失者归途。
这一年的冬至,大雪封山。
沈清璃独自登上归途塔顶,取出珍藏多年的茶叶??那是丁岁安最爱的南疆云雾青。她用沸水冲泡,茶香袅袅升腾,在寒冷空气中凝成一道淡淡的光影。
就在那一刻,窗外忽有风起。
琉璃灯摇曳不止,却未熄灭。
一道熟悉的声音,仿佛从极远处传来,又似就在耳边:
>“沈姐姐,茶好了吗?”
她怔住,热泪猝然滑落。
没有回答,只是轻轻放下茶杯,推向空椅对面。
风停了。
灯稳了。
茶雾缭绕中,仿佛真有一人坐在那里,笑着接过杯子,轻啜一口,满足地叹息:
“还是你煮的好喝。”
次日清晨,守烛院弟子发现塔顶石阶上留下了一串湿漉漉的脚印,从门口一直延伸到窗边,又悄然消失。而那杯茶,已见底。
他们不敢声张,只悄悄在塔外立了一块小碑,上书四字:
**“归来有证。”**
多年以后,江湖流传一首童谣:
>孤龙台上碑影寒,
>守烛人去几回看。
>莫道影深渊难测,
>一盏心灯照千年。
>白衣曾堕星骸里,
>归来仍是少年颜。
>若问此身何所寄?
>千家万户梦中安。
据说,每当夜深人静,万家灯火初歇之时,若有人抬头望天,偶能看到一颗格外明亮的星辰,静静地悬于北方天际,温柔地俯视人间。
老人们说,那是守灯人的眼睛。
也是归途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