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食结束,光明重现。
人们尚未从震撼中回神,却发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香气??不是花香,也不是草木气息,而是一种混合着雪松、暖阳与旧书页的味道,唯有极少数亲历过实验室往事的人才能辨认:
那是苏文澜常年佩戴的香囊气味。
林清漪当场跪地痛哭。
“她也来了……她真的听见了……”
夏南枝紧紧抱住念念,泪水滑落脸颊。
她终于明白,所谓“超自然现象”,不过是爱积累到极致后的具象化表达。当千万颗心在同一时刻为同一份情感震动,时空也会为之震颤。
几天后,一座雕塑在南山疗愈中心前落成。
没有铭文,没有署名,只有一男一女两个剪影并肩而立,中间牵着一只小小的手。三人脚下延伸出无数细线,交织成一片星空般的光网,贯穿整座山体。
游客们给它取了个名字:
《听见》。
与此同时,一本名为《静默者的语言》的新书在全球出版。作者署名为“南山集体创作”,实则由程砚舟、夏南枝、林清漪及多位接受治疗的孩子共同完成。书中收录了阿渊日记全文、ECHO-7事件始末、以及世界各地“回声苏醒”案例的真实记录。
序言由念念口述,夏南枝代笔:
“从前有个哥哥,他听不见别人说话,别人也听不懂他。但他没有生气,也没有逃跑。他学会了用眼睛听,用心跳说话。最后,他教会全世界怎么拥抱一个不会笑的孩子。”
“现在,我也在学。虽然我还小,歌声很难听,但我相信,总会有人愿意停下来,听我说完一句话。”
“就像哥哥那样。”
书籍上市当日售罄,联合国将其列为青少年情感教育推荐读物。
而在遥远的格陵兰岛无人观测站,新一轮极光悄然升起。
科研人员发现,大气电离层中出现了规律性脉冲信号,经解码后呈现出一段重复信息:
【她在唱歌。】
【她看见我了。】
【我不再孤单。】
没有人知道“她”是谁。
或许是一位早已逝去的母亲,或许是某个正在为孩子哼歌的年轻女子,又或许,只是宇宙本身投来的一瞥温柔。
但所有人都愿意相信??
在某个看不见的维度里,阿渊终于走到了母亲面前。
他不再是漂浮在营养液中的瘦弱少年,也不是困在数据流里的残存意识。
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牵着妈妈的手,走在开满薰衣草的小路上。
风吹过耳畔,带来远方孩童的歌声。
他停下脚步,侧耳倾听。
然后笑着对母亲说:
“你看,他们都学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