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云毫不怀疑院子里有人正监视着他,这是他向皇帝献出自己的一部分,君王想要掌控他的全部,无论他给不给。
那句林子里的“老畜生”便是最好的证明,皇帝一直都派人盯着他。
刚才来喜那句近似耳语般的“勿言秦家事”简直让卿云浑身一激灵,他强自保持了镇定,才没有露馅。
卿云坐在椅上,思考来喜那句话是什么意思,又是谁让他传给他的。
不过片刻,卿云便想明白了。
是李照!来喜是李照的人!
几年前他设下毒计,王满春和安庆春都不明惨死,那显然是皇帝的手笔,不……卿云现在想来,也许并非皇帝,淑妃也是有可能的。
他那计策虽然粗糙,可安庆春和王满春之间隐秘的往来应当是真的。
瑞春说过,前朝太监多结义兄弟,那时太监们可和现在不同,入了宫的哪个不是踌躇满志,想干一番大事业?皇帝昏庸,便招来这些无数浅薄的拥趸,想依附在衰败的皇权上吸食腐肉。
当时太监们结义兄弟,可都是动真格的,谁要是背叛了兄弟,不仅会遭到被背叛者的报复,也会被其他太监所看不起,在宫里头只能落个无助惨死的下场。
都是没根的人,越是断子绝孙,便越是在意这所谓的兄弟之情,太监之间互相关照维护的忠义。
春字辈的太监,瑞春没有结义兄弟,他和尺素要好,剩下两个春字辈的太监暗地交好是极有可能的事。
卿云的猜测八成是对的。
王朝覆灭,内宦被大片屠杀,小太监们人心惶惶,只求新皇留下一命。
两个春字辈的太监逃过一劫后便互相约定,绝不暴露二人之间的情义,之后便一人投靠淑妃,一人前往东宫。
瑞春为什么会被诬陷杖杀?真的仅仅是因为他不肯配合夹带?还是他发现了另外两个春字辈太监的秘密?
卿云现在在皇帝身边已经一年了,他不敢说对皇帝有多了解,但他知道皇帝其实根本不会在意内侍之间这点事。
正如太子所说,皇帝并不厌恶内侍,说不定他还要感谢那些作乱的内侍呢,没有他们,他哪来那么光明正大的旗帜去清君侧,来满足他称霸天下的野心?
在宫里头,除了皇帝,能对这两个春字辈太监下手的还能有谁?
是淑妃。
淑妃能当初因太子开口救他便想派人杀他,自然也能因两个春字辈的太监惹出是非,而杀了那两个太监。
卿云背后一麻,整个人力道瞬时卸了大半。
来喜没死,是因太子暗中保他,还是淑妃觉着杀得太过,会惹皇帝生气疑心……
卿云不得而知,但很显然,来喜就是李照的人。
上午,皇帝和李照李崇谈论政事时,他那时心神一瞬的恍惚,李照看似没有在意,其实心里已明白了。
他知道他想做什么,卿云嘴角轻轻抽动,李照劝他不要。
他在宫中如何,想必李照应该也知道不少,皇帝说那次秋猎之后,以为李照对他淡了心思,言下之意,不正是李照对秋猎发生的事一清二楚吗?说不定他在林中仓皇逃命时,李照就在不远处看着呢。
卿云一面摇头,一面自顾自地轻笑了笑,笑得眼角都渗出了泪。
原来如此。
皇帝那时逼迫他至此,是做给李照看的。
李照是个合格的储君,想必一定充分领会了皇帝的意思,不敢也不会再对他多加关注了。
否则,来喜既是李照的人,他早该在他数次去司苑局时便与他接触,怎会等到今日才来?
李照深知他心中恨着秦少英,那日他在东宫如何追着秦少英砍杀,李照都看在眼里,他对他的性情也了解不少,知道他绝对不会轻易放过秦少英,他在宫中一步步向上爬,便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向秦少英复仇。
他知道他为何恨秦少英吗?秦少英会如何解释?卿云不知道,他只知是李照猜到了他正在动心思,这才冒险让来喜传话,让他不要在皇帝面前搬弄秦氏父子的是非,恐招来祸患。
李照啊李照……
卿云轻轻地笑着,眼中不断渗出泪滴,你只知你父皇宠爱我,恐怕你心中还会误以为你父皇是通过我来敲打你,赐这院子也是因你之故,将我豢养一段时日后还会将我还给你,却不知我早已在前夜便上了你父皇的榻,你又何苦还来为我筹谋打算……真是多此一举……
卿云原一向都恨着李照的,恨他在东宫那般对他,恨他将他逼上了他的榻,更恨他保不住长龄,为长龄报仇……他如今也恨李照,恨他没有本事将他接回东宫,偏还要来藕断丝连……他是想告诉他,他还想着他,还念着他吗?
卿云抬手,面无表情地用掌心将面上泪水拭干。
与他而言,如今最重要的便只有一件事。
攀附龙恩,以泄私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