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汾州到雁门关的这条道路,不到半年时间就整飭好了,这在大宋统治河东时候简直不可想像。
光是前期筹备,恐怕就得半年,而河东人是先干著再慢慢筹备。
一天也没耽搁。
紧张了许久之后,形势一下子就明朗起来。
如今的局势,韃子最好是快速撤军,否则一旦被围住,想走就难了。
管你是几路军合兵!
而且他们即使是要撤兵,也不能撤的太快,而是要依託现有的城池进行防守。
因为定难军不同於大宋,大宋骑兵很少,是没有办法追击的。
即使是打贏了,也只能看著人家撤走。
而定难军的拥马率,比女真高出很多。
你要是一味地后撤,就容易造成彻底的崩盘,一个不小心定难军就追到你老巢去了。
原本宗翰的谋画,是把定难军逼到平原上野战,如今他们或许真有这个机会了。
但是局势,和他预想的又不一样,定难军不是从太行山翻出来,而是从幽燕杀下来的。
他们要被包围了。
河北一带,以平坦的地势为主,决战在即,这一场恶战確实是比较“公平”。
陈绍没有装出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而是和眾官员畅笑起来。
大家就差扶著肩膀原地起舞了。
好在河东这些官员,还是很有文化素养的,没有跟陈绍这个西军出身的军汉一起胡嗨。
这时候张孝纯轻咳一声,出列道:“诸位不要志得意满,真正的大战还未结束。圣人说,行百里者半於九十,接下来还有苦战,此时似乎还不到肆无忌惮庆贺之时!”
陈绍看著他眉梢眼角,怎么也不像是不想庆贺的模样,不过他说的也对。
“永锡公说得对,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大家今夜允许小酌几杯庆贺,但不能误了明日的公事。”
眾官员纷纷大笑,聚到一块,又商议起接下来的战事。
一直到了黄昏,天色將暗,依然没有散去。
直到陈绍发话驱赶,眾人这才陆续起身,三五成群约好了继续去聊。
如今的战事,和每个人的前途息息相关,也难怪他们能投入如此大的热情。
回到內宅,陈绍也忍不住要和人分享这份喜悦。
他来到李师师的院子,姐妹两个正要用膳,见陈绍掀开帘子进来,春桃笑吟吟地给他腾出一个位置来,叫他坐在两人中间。
有丫鬟端来个瓷盆,让陈绍洗了手。
他也不说话,一手抓住师师的手,笑著打量著她。
“郎君有什么喜事?”
“前线打仗,得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