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桓拿著一封奏章,一次次击打著左手心,如此反覆击打了数次。
他的脸色有些难看。
邵成章见他迟迟不动,问道:“官家,要请吕尚书进来么?”
赵桓犹豫了一下,还是摇头道:“算了吧”
即使是赵桓,也瞧出了不对劲,曲端竟然杀了杜充,占据了大名府。
大名府不是別处,是大宋的北京,是半壁江山的交通要枢。
女真韃子退去带来的欣喜和放鬆,全被这个奏章给搞没了。
韃子打不下汴梁,就必须撤走,但是定难军一旦在大名府站稳了脚跟,他们可不会走了。
想到这里,赵桓心中惊惧交加,生怕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像五代时候那些君主一样,被人削了脑袋。
定难军。
越来越像那些军头强人了。
他能有这些转变,其实也並非没有原由,近日吴敏就经常来跟他讲一些事。
大多都是定难军的所作所为,並很耐心地一一剖析。
李纲、宇文虚中,很早之前,也跟赵桓讲过定难军的厉害。
但是这种人,他们的目的,都是让赵桓提高警惕。
吴敏这个坏种,就是奔著嚇唬他来的,所以格外耐心,格外的卖力。
被他孜孜不倦地这么一搞,本来就胆小的赵桓,更是嚇得连续几天睡不好觉了。
其实说起来,吴敏算是成功了,他成功引起了赵桓的恐惧。
但是机关算尽,他漏算了一件事,那就是赵桓的怂。
意识到定难军已经如此可怕,赵桓竟然觉得,大宋肯定是没希望了。
所以他想的不是如何削弱定难军,如何使绊子,而是想著如何討好陈绍。
將来真的造反了,他或许会念著这一点,对自己好一些。
哪怕是跟前朝的柴氏一样,做个富家翁呢。
吕颐浩今日上书,说曲端杀了杜充,是为了谋夺大名府。
赵桓思虑再三,最终站起身来,批覆起来。
他只说杜充畏敌不战,又坐视杨可世叛逃,罪责本就该死。
想来说他想叛逃,大抵是没错的,而且还有大名府的武官们集体上书,陈述杜充的罪责。
所以曲端非但没罪,赵桓还趁势任命他为大名尹、大名府总管,总揽军政。
写完之后,赵桓又手书一封,给太原陈绍。
信里再三表示,他是相信陈绍的,並且按住陈绍一顿猛夸。
——
太原府。
陈绍整日里亲自坐镇安抚使衙署,向四方派出传骑。
北则催促韩李两部在稳住战线的同时,儘速將主力转用到河北方向。
此时还不是攻略幽燕的时机,最好是能把女真主力,拦在河北决战。
这样他们的补给会更加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