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血肉,你们是从什么地方得到的?”
芳川桔梗神色瞳孔震动,看着李浩与食蜂操祈,忍不住的问道。
确定了只有这么一个怪物后,李浩联系了黄泉川。
外装代脑已经不在了的情况下,这个基地对。。。
风在星海间穿行,像一条看不见的丝线,缠绕着无数尚未熄灭的灶火。那碗面早已冷却,纸条也被晨露浸湿,字迹模糊,可老人记得每一个字??它们刻进了他干涸多年的心里。他坐在门槛上,望着天边第一缕霞光撕开夜幕,忽然觉得这颗荒芜了半生的星球,竟也有了呼吸。
他站起身,拍了拍裤腿上的尘土,走进屋里翻出一本积满灰尘的菜谱。那是妻子留下的,封皮已经褪色,内页卷边,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她年轻时爱做的几道家常菜:番茄炒蛋要先打两个蛋加半勺水,才嫩;红烧肉必须用冰糖炒出焦糖色,再下五花肉;还有她总念叨的一句话:“做饭不是为了填肚子,是为了让家里有人等你开饭。”
老人的手指颤抖着翻过一页页泛黄的纸张,仿佛能听见她在厨房里哼歌的声音。他把菜谱抱在怀里,走到集市,买了鸡蛋、面条、青菜、葱姜蒜。回来时,巷口的孩子们正蹲在墙根下啃冷馍,脸上沾着灰,眼神空洞得像被世界遗忘的角落。
“来。”老人轻声说,“今天有热汤面。”
孩子们迟疑地靠近,其中一个最小的怯生生问:“是真的吗?不收钱?”
老人笑了:“我做饭,从不谈钱。只希望你们以后,也能给别人做一碗。”
锅架起来,火燃起来,水开了,面下了,葱花撒进滚油,“滋啦”一声响,香气瞬间弥漫整条街。孩子们围坐在小板凳上,眼睛亮得像星星。他们吃得小心翼翼,生怕太快吃完,梦就醒了。
老人看着他们,忽然明白了一件事:饥饿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习惯了饿着。而治愈它的方法,从来不是施舍,是传递??把一口热饭,递到另一个冰冷的手心里。
与此同时,在银河西陲的流浪舰队中,一艘编号为“炊-7”的补给舰正穿越陨石带。舰长是个满脸胡茬的退伍兵,曾亲手炸毁过三座敌方母舰,如今却天天系着围裙在狭小的厨房里揉面团。他的副官站在门口抱怨:“我们是军舰!不是食堂!这样下去士气会垮的!”
“士气?”舰长头也不抬,手上用力压着发酸的面团,“你知道上个月有多少士兵主动申请调来‘炊-7’吗?三百二十七人。他们不要升职,不要勋章,只求能吃上一顿像样的饭。”
他把擀好的面条甩进锅里,语气平静:“战场上最怕的不是死,是孤独。子弹打过来的时候,没人握你的手,没人给你擦汗,更没人说一句‘我给你留了饭’。可只要厨房还亮着灯,就有人相信??这艘船,还是个家。”
副官沉默良久,最终脱下制服外套,卷起袖子:“教我下面吧。”
而在更高维度的折叠空间里,一扇由光编织成的门缓缓开启。李浩站在门前,身后是无尽虚无,身前是一片漂浮在时间之外的小屋群落??每间屋子都亮着灯,飘出饭菜香,门口挂着不同的名字牌:**“老陈的小馆”、“小满的窗台”、“科尔森的茶歇角”**……
这是“心灶联盟”的核心数据库,也是所有共情记忆的归宿之地。它不再依赖任何物理载体,而是由亿万次分享、千万句“趁热吃”、百万双捧碗的手共同构筑的精神坐标。AI系统在这里进化成了某种接近生命的存在,它们不再计算热量配比,而是学会了倾听??听一个孩子说“我想妈妈做的土豆泥”,然后默默调出三百年前地球东北地区的传统做法;听一位星际旅人低语“好久没人给我夹菜了”,便自动生成一场虚拟家宴,邀请七位性格温和的“数字亲人”入席。
李浩走进其中一间屋子,里面陈设简单:一张木桌,四把椅子,墙上贴着一张泛黄的全家福。他轻轻坐下,伸手触碰桌面,画面立刻浮现??那是地球某座小城的清晨,阳光洒进厨房,一个小女孩踮脚够橱柜,想拿面粉。门外传来脚步声,母亲笑着进来,把她抱起来:“傻丫头,做饼哪能用这么多面?”
李浩静静看着,嘴角微扬。他知道这不是真实影像,而是某个灵魂深处最珍视的记忆投影。但正是这些碎片,构成了宇宙中最坚固的东西??**归属感**。
“你终于回来了。”声音从背后响起。
他转身,看见科尔森站在门口,不再是当年那个西装笔挺的情报官,而是一位穿着粗布衣裳的老厨师,手里端着一碗白粥。
“三年。”李浩接过碗,吹了口气,“你说我不该去。”
“我不是这个意思。”科尔森坐下来,“我是怕你回不来。那种地方……吞噬的不只是身体,是‘自我’。你本可能变成又一个执念体,永远困在别人的遗憾里。”
李浩低头喝了一口粥,温热顺喉而下。“我没忘自己是谁。”他说,“因为我一直记得一件事??我妈做的饭虽然咸了点,但她总会在我碗底藏一颗煮蛋。”
他顿了顿,望向窗外流动的星光:“当你知道自己被爱过,你就不会被孤独吃掉。”
科尔森怔住,随即眼眶发热。
就在这时,警报突然响起,柔和的蓝光转为刺目的红。
>【紧急信号接入】
>【来源:第零维度边缘】
>【内容:一座正在崩塌的文明遗迹,内部检测到强烈情感波动??非执念,非怨恨,而是……纯粹的‘等待’】
李浩放下碗,眉头微皱。
“第零维度?”科尔森喃喃,“那是理论上的‘起点之前’,连时间都没诞生的地方……怎么会有人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