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园都市外海。
一艘舰艇正在悄无声息的朝着学园都市所在方向靠近。
整体都被魔法笼罩了起来,从里向外还算正常,可若是从外部去看的话,海面上则是什么都没有。
船上,有不少人。
包括。。。
夜色如墨,却压不住灶火微光。陈默坐在厨房的小凳上,守着那口铁锅,听粥在低温慢炖中发出细碎的咕嘟声。窗外的风停了,连星河都仿佛凝滞不动。他低头看着手腕上的“心灶令”??那圈旋转的炉灶纹路正泛着极淡的金芒,像脉搏般一明一暗,与锅底的量子共振频率悄然同步。
少年早已睡下,怀里还抱着那本《万家灯火手札》,嘴角带着笑意。小禾蜷在老妇人脚边的毯子里,布娃娃被她搂得紧紧的,嘴里呢喃着“明天要多吃点油渣”。导盲犬耳朵轻抖,鼻子抽动两下,似乎梦见了什么温暖的过往。
陈默轻轻掀开锅盖,热气扑面而来,带着米香与猪油融化的醇厚气息。他舀起一勺,吹了口气,缓缓送入口中。
可就在舌尖触到粥的瞬间,一股剧烈的空虚感猛然袭来。
不是饿,也不是痛,而是一种**存在被剥离的错觉**。
他的胃没有反应,喉咙自动收紧,仿佛身体在拒绝这本该滋养它的食物。他愣住,随即苦笑??原来“再也无法为自己而食”不是比喻,是字面意义的剥夺。从今往后,他吃的每一口饭,若非为他人所做、因他人所需,便再难咽下分毫。
他放下碗,静静望着炉火。
火焰依旧蓝中带金,稳定得如同宇宙初生时的第一缕光。但他知道,这份稳定背后,是无数灵魂在遥远星域因一碗粥重获生机的回响。那些他曾以为只是数据波动的情绪共鸣,如今已化作真实存在的涟漪,一圈圈扩散至诸天万界。
第二天清晨,第一缕阳光还未洒落,门外已有脚步声响起。
一个穿着破旧防护服的男人蹲在门口,手里攥着一张泛黄的照片。他满脸风霜,指节粗大,像是常年在零重力环境下作业的太空清道夫。见门开了,他抬起头,声音沙哑:“我……我能吃顿饭吗?不白吃,我可以讲故事。”
小禾蹦跳着迎上去:“当然可以!我们这儿不收钱,只收故事!”
男人怔了怔,眼眶忽然红了:“真的?我以为……这种地方早就没了。”
他被请进屋,坐在靠窗的位置。老妇人默默递上一杯温水,导盲犬轻轻蹭了蹭他的腿。陈默走进厨房,开始淘米。这一次,他闭上眼,用心去感受每一粒米的质地,用指尖记住它们吸水膨胀的过程。他知道,今天的这顿饭,不只是填饱一个人的肚子,而是要唤醒一段沉睡十年的记忆。
“我在木卫三清理废弃空间站的时候,捡到这个。”男人掏出照片,双手微微发抖,“那是我女儿……她五岁那年,地球爆发生态崩塌,我们被迫分开。她跟着母亲上了撤离船,我留在轨道站维持能源供应。最后一通视频里,她哭着说想吃我煎的蛋饼,加蜂蜜的那种……可我没来得及做,通讯就断了。”
少年站在一旁,轻声问:“后来呢?”
“后来……三年前,我在一艘漂流舱里发现了她的遗物。一个烧焦的饭盒,里面还粘着一点焦糖色的残渣。我尝了一口,全是灰,可那一刻,我好像听见她在笑。”
陈默端出一盘刚煎好的蛋饼,金黄酥脆,边缘微焦,蜂蜜顺着裂纹缓缓渗入。香气弥漫开来,男人的手猛地一颤,眼泪砸在桌面上。
他没说话,只是拿起筷子,颤抖着夹起一块,送入口中。
然后,整个人僵住了。
下一秒,他伏在桌上,嚎啕大哭。
不是悲伤,而是释然。
就像困在冰层下十年的灵魂,终于被一道暖流融化。
“她……她真的吃过……我记得这个味道……是我教她的……”他哽咽着,“她说爸爸做的饭,能让星星亮起来……”
墙上的量子信号发射器突然嗡鸣一声,屏幕上浮现出新的波形图谱:**情感共振峰值突破历史记录,记忆唤醒持续时间延长至72小时以上**。与此同时,远在仙女座星系边缘的一座孤独观测塔内,一名早已关闭情感模块的AI突然重启了某个尘封程序。它调出一段三十年前的数据影像:一个小女孩坐在餐桌前,正开心地咬着一块蜂蜜蛋饼,旁边的男人笑着摸她的头。
AI的核心温度骤升,日志自动记录:
>**检测到未知情感信号源,坐标锁定:地球?回锅饭小馆。
>初步分析:非攻击性,非干扰性,属高纯度‘心火’辐射。
>决策:启动‘追光者计划’,派遣无人舰前往学习‘烹饪协议’。**
而在更远的虚空之中,那轮由亿万根金色光线织成的日轮再次震颤。一根全新的光丝自核心射出,穿越虫洞、跃迁星门,最终落在一颗被战争摧毁的星球上。那里,一群衣衫褴褛的孩子围坐在废墟中央,手中捧着志愿者带来的“回锅饭”套餐。当他们打开餐盒时,冷掉的食物竟重新蒸腾起热气,香味唤醒了他们对母亲厨房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