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衍都有些看不过去,提点道:“蒙学丛书又有小四书之称,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声律启蒙》,广为人知。”
说到这个,永福郡主终于懂了,只是《三字经》她只会从‘人之初’到‘教之道’。《百家姓》从‘赵钱孙李’到‘周吴郑王’。《千字文》只记得‘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还有《声律启蒙》是小学二年级学的吧?这么久远的知识,她哪里还记得?顶多记得‘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已经算是超级了不得了好吗……
虽然吧,确实有点难以说得过去,可除了《声律启蒙》,其他都不是硬性规定要求背诵的知识啊……有百度,谁也还要死记硬背?
只要让她背几日,必定能背得下来!但问题是,她现在背不出来啊!!!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永福郡主恨不能化身为鼹鼠,挖个洞把自己埋起来。
她堂堂一个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现代人,居然还比不过一个古人!
对不起,她给现代人好人穿越党丢脸了。
穆峰:“……”
萧宸:“……”
萧衍轻咳一声,打破尴尬的氛围,“人各有所长,兄台只是于此道不通,不必太过介怀。”
说到这个永福郡主可不困了,这位大兄弟说得对,虽然古文她不会,可是她会三角函数、列数、几何啊!再不济还会1+1=2,还有方程啊!古人再厉害,总不至于连乘法口诀都会吧?
应该不会吧???
想到原著对穆峰和萧宸的惊人天赋和才学描写片段,永福郡主突然有一丝不确定。
等等,古代好像有《九章算术》《孙子算经》《缀术》《五曹算经》等等……
其中《九章算术》涵盖面积计算、比例折换、面积体积求一,以及方程和勾股定理求解等各种数学知识。
如此一来,她好像真的没有什么特别擅长的……
永福郡主狠狠自闭了。
不过穿越党用不服输!她要背地里偷偷学习,然后惊艳所有人!
萧衍只看到永福郡主一会儿神色沮丧,一会儿自信满满,神情换得跟脸谱似的,随后同他们甩下一句‘我会努力的’,就转身离去,看得众人面面相觑。
不知道,不懂,不理解,管她呢,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顺其自然便是!
成绩出得很快,几乎是夫子们刚批阅完,有家人好友在书院进学的学子,便蹲守打听。
书院榜上,贴着取中名字,乃至前三名学子的作答。
老生有意无意走过榜下看一眼,再看一眼,嘶——此题作答妙哉,没见过,抄了!
萧衍三人毫不意外,成功被崇山书院取中,获取进学名额。
能进崇山书院的学子,大多本身就已经有一定的才学,故而没有启蒙一说。
入学礼非常庄重,除了需要准备好脩金,还要准备学子服。
第一步是正衣冠。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又有先正衣冠,后明事理的说法。
第二步是拜师礼,拜的是至圣先师。顾名思义,便是朝圣贤图上的伏羲、皇帝、老子和孔子等人作鞠。
第三步是净手净心,便是在盛放水的盆里净手,寓意净手净心,去杂存精,希望学子在日后专心致志、心无旁骛进学。
第四步是朱砂开智。通俗易懂说法便是,将朱砂点在眉心成红痣。‘痣’通‘智’,又有开启智慧,目明心亮,一点就通的祥意。
到这步,入学礼便是完成。
在崇山书院,有天、地、玄、黄等级,黄字最低,为刚进学的新生,每个字号的讲学内容不同,以便夫子教学。
不管在哪个朝代,总有快班和慢班之分,分为甲乙丙号,甲号为快班,以此推论。
萧衍和萧宸以及穆峰,毫不意外成为黄字甲号的学子,也算是有个伴。
崇山书院由四个大院组成,前院是讲学之地,第二个院子是藏书院,第三个是祭祀院,最后一个院子便是供学子和夫子,住宿吃饭的地方。
萧衍和萧宸在镇上有宅子,自然不用住宿,但也在书院进食,毕竟能吃热乎的饭菜,可总比冷食好得要多,如今他们有赵婶那边的进项,这写银子还是能交得上。
不光他们,穆峰也是如此。他省吃俭用这么久,正是为了一举高中而来,并不打算分心在俗事上。
过了年,萧衍又长了一岁,虽然他表现得非常出众,可还有萧宸这个最年幼的靶子在前面,加上他整日病恹恹的样子,几乎是每位夫子的心头宠,说句重话都怕他郁结晕厥,因此遭到夫子问责。
故而来找茬的没有,倒是萧宸不愧是男主,不过是因为脸盲没认出,便传出他目中无人的传闻。再比如打个喷嚏,别人也会说此子心思肮脏,竟然想用过病的方式,扫除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