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汴京食滋味 > 4550(第11页)

4550(第11页)

江知味后知后觉,时间过得真快,总觉得才来汴京没多久,这就到腊八节了。

果子杂料都已经下了锅。此时灶房的大铁锅中文文地沸着,揭盖瞅瞅,里头的胡桃、栗子等物都已经煮得软绵绵裂开了口,再煮个一刻钟左右,就能出锅开吃了。

等吃的工夫,江知味洗漱完,到院子里,和容双他们一起撸猫撸狗。

江暖又开始给家里的小动物们梳毛了。她自个儿的头发倒是一直梳得不好,都是凌花动手。

造型是暖姐儿自己指定的,今日用彩绳,编了几条短短的小辫子,在耳侧垂成蝴蝶翅膀的形状,特别可爱。

这个女娃娃的发髻打扮,这会子也出现在了江晓这个男孩子的头上。好在他俩年岁都还小,扎得一样就一样了,无所谓。

不过凌花总有些发愁,要是晓哥儿大了还这么跟屁虫,事事都要跟暖姐儿学,这还得了。总不能暖姐儿日后嫁人,还得把他送去当陪嫁吧。

江知味痛斥了她的无厘头:“哪能啊,他俩还小,娘你这是想哪儿去了。”

正聊着,街巷里传来诵经声。

各家各户纷纷开了门,探头出来看。

有五个僧尼排成一列。领头的那位,手里捧着一个铜制的沙罗盆,盆中供有一尊木佛。那人手持柳枝,蘸起盆中的香水,向佛像的身上淋洒。

此为“浴佛”。

腊八这日,京城各家佛寺,尤其那些规模比较大的,会在寺里举办盛大的浴佛会,分发腊八粥、面粉和油给来寺里的信众,同时化缘来年元宵灯会的灯油钱。

外出的这一队五人僧尼,也是冲着化缘来的。

凌花激动地同江知味说道:“元宵灯会可热闹了,到时咱们一起去。”

又把化缘钱给了,按户来。容双那头给了五十文,江家人多,母女俩近来收入又不斐,给了一百文。

虔诚地双手合十,拜了佛,听僧尼说了不少给家里和孩子们的祝词,腊八的简短仪式,便结束了。

这会子腊八粥也熬透了。

宋时的腊八粥有两种,分为七宝素粥和五味肉粥。容双怕自个儿厨艺不佳,只做了素粥。

但就算是素粥,宋时的腊八粥用料也和后世大不相同。粥里稠稠地煮了胡桃、松子、乳蕈、柿蕈,以及柿子、栗子,可谓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粥里的甜味大多来源于柿饼,一旁还有没完全下锅的柿子,上头挂着雪白的糖霜,入口香甜,还糯叽叽的。

里头的胡桃、松子、栗子也都被熬煮得软烂,坚果的香味与稻米、粟米的米香融在了一块儿,很是温和地将肚腹暖暖包裹。

江暖和江晓都很爱吃,吧唧吧唧吃了一大碗,舔着嘴唇,还要来添。

猫儿狗儿都吃得稀里呼噜的,须子上粘满了粥糜。不过今日没等糍粑帮糖霜收拾,刘海就先给他俩舔上了。

跟嗦芒果核似的,嗦得两只猫湿漉漉的,却不躲,也不叫唤。

猫狗的社交礼仪中,舔毛这事的意义不同。狗嘛,小的帮大的舔,表示向老大臣服。猫则是大的帮小的舔,意为我是你老母。

显然,这阵子两只小猫都已经把刘海当作了他们的老母。吃在一块儿,睡在一块儿,狗窝也够大,底下垫一件旧棉衣,小猫就睡在刘海的两侧,把她挤成三明治夹心。

偶尔被炭盆烤热了,还能见到刘海翻着肚皮睡,露出一小截粉嫩的小舌头,拖拉机似的打呼噜。

朝食过后,乌云散去,天彻底放晴,也大亮了。

江知味揣了两个没送出去的辣爊茶鸡蛋在兜里,以便午食赶不及回家,在路上垫肚子。

出门时,又看见了坐在自家门槛上的孙五娘,被吓一跳,福了福身,连忙走开。

自打先前,凌花和孙五娘吵过架后,江知味总是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和孙五娘相处。尤其那日,沈寻答应了她的“改变”一说,却没告知,他接下来究竟要做什么,会怎么做。

导致每回看见孙五娘,就会叫她想起那日,沈寻那一双泛水的眸子。

那眸光坚定极了,他就那么坐着,义正词严、不疾不徐地说道:“只要江娘子想,觅之就算赴汤蹈火,也会去做。”

这其中,他把“江娘子”放在了首位,意义鲜明,像在对她誓师。

只不过那日过后,两人就再没见过。江知味猜想,他这段日子,就是为了这件事情在忙。这个人,既然答应了她的话,那就肯定会去做。

不知道为什么,江知味发现,自己总是无条件地选择相信他,无论站在什么样的立场。

到巷口,与江知味相约碰面的孙牙人已经在等。见她来,那头簪大红花儿、身形丰腴的男牙人扭着腰肢迎上来:“江娘子,这儿,来这儿。”

江知味笑着同他福了福身:“看你笑成这样,我要的那地段顶好的铺子,可是找好了?”

“哎哟您这话说的,既是您要求的,我能不好好找么。”孙牙人笑到这里,话里顿了顿,“只不过,有一点您的要求没能满足。您想要找家离横桥子东巷近的,那没有。有家稍远,但位置绝好,您必须得去看看,保准不叫您失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