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灵感来源于那瓶黑金香槟。在南城老街那个街尾的酒吧里,她参与过一次即兴跳舞活动。她觉得这种活动完全可以以更加开放、多元化的互动形式来开展。
只不过接踵而来的问题,却是一座座需要攻克的大山。办这样的活动要在开阔、且最好人流密集的地方,需要制作相关周边和海报,需要提前做好宣传工作,需要有大量的年轻人参与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需要资金。
在林颂耀全然不打算给予支撑的情况下,南久不得不独立面对这个活动方案。这对她一个未出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她完全可以放弃这次企划,将缘由归结于公司不拨资金导致企划流产。可这事是一旦办成,等同于提前拿到了毕业后正式进入职能部门的入场券。对于即将大四的南久来说,她不得不提前为以后的出路而谋划,找准一切机会去搏一个前程。
场地方面,她联系了之前参与演出的商场负责人。电话打了一圈,大多数负责人都表示没承办过此类活动,年轻人太多怕引起骚乱,抽调人力维持秩序也会给商场的运营带来一定的负荷。
南久刚开展工作就出师不利,屡遭拒绝。她没有被僵局困住,而是果断调整了方向,先去筹集资金。
街舞社之前参加大大小小的比赛和活动时,结识了不少品牌方。这次她没选择打电话,顶着接近40度的天气挨个上门拜访。她携带存有大量国外街头活动案例的电脑,辗转于各个会议室,为与会者进行生动而深入的解析。并逐一向他们说明,赞助此次活动无需投入大量资金,品牌可以通过活动收集高质量的销售线索,例如引导用户注册会员、关注公众号、参与互动游戏等。这些线索的意向度远高于线上购买数据,后续还可通过电话销售和社群运营将其转化为高价值客户。
同时,品牌名称和产品信息都可以印制在宣传海报及周边商品上,她甚至还能够提供现场产品体验的机会。她用直接获利的诱饵和可量化的回报不遗余力地说服每一个潜在的投资者。
终于,在南久走访到第六家的时候,那个三十出头的女经理向她投来一记肯定的微笑。
兴许是南久口若悬河的样子浑身透着干劲儿,抑或是她顶着刚淋过的雷阵雨,仍不显狼狈,从容的姿态打动了这位经理。总之,南久拉来了第一笔赞助。
几天后,南久接到了第二个品牌的电话。她和这个品牌只合作过一次,那时候她还没有接手街舞社,是跟着当时的社长出去打比赛时,加过品牌方工作人员的微信。
大二她接手社团后,有回那个品牌办线下活动,舞蹈团队临时出了状况。主办方到处联系机构,人虽能凑到,却无法在短短一个小时之内把舞练出来。工作人员在朋友圈发江湖救急的消息,恰好被南久看见了。她带着社团成员半个小时之内赶到活动现场,没有排练,没有预热,直接上场,却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情况紧急,品牌方没有事先询问南久出场费,他们做好了对方坐地起价的谈判。然而南久救完场就带着人走了。品牌方从此记住了这个讲义气的姑娘,这次,便是特地来还她人情。
在这期间,南久收获了一位得力助手——夏嫣然。不知道她是出于什么心理,自打那天跟南久在图书馆短暂交谈后,她总是不由自主地亲近南久。夏嫣然在外面租了房子,放假没回家,也没什么事可以做。南久正是缺人用的时候,自然来者不拒,让她帮忙干些零碎的活儿。例如联系广告公司,把关设计排版,负责宣传对接,这倒是跟夏嫣然的专业沾边。
有了钱后,最大的还是场地问题。南久调查到这家合作的品牌方在某个大型商场是有入驻的,她看中了这家商场巨大的开放式中庭,于是当即联系品牌商对接人,同天就带着品牌方找到该商场负责人,再次就活动场地问题进行洽谈。
考虑到品牌的宣传效果和活动期间人流量对商场本身的加持,再加上有品牌方的人从中斡旋。他们三方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反复商讨后,活动细节和场地租赁终于敲定下来。
当南久把合同拿到林颂耀面前时,林颂耀眼里闪过一丝意外。他签完字,合上笔盖,将合同递还给南久,随后靠入椅背,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带着一种更深层次的打量和审视。
离活动开启还缺少最重要的一部分——人。
南久将随机歌单发到学员群组里,针对歌单授课,号召大家提前学,都来参加。她的学员大多都是崇拜她的小可爱,对她的号召积极响应,不一会儿就自发组织采买战袍了。社团那边都是爱凑热闹的,随便吼一嗓子,一群人跟着跑。南久又联系了高中斗舞时期认识的小伙伴。这场活动的消息便由此在酆市的年轻圈子里挨个传开。
活动当天,一场快闪,将整个商场的人流都吸引到了中庭四周。这新颖而趣味十足的方式绝大多数人都没见过,围中庭一圈的楼层上面挤满了人往下瞧。
旋律推进,副歌迭起,场边或站或坐的弄潮儿们早已按捺不住,争先涌向中央,大秀舞姿。这是一场属于年轻人们的广场舞,或许要比广场舞更加疯狂。不同节奏交错,多样风格碰撞,只要愿意上场,无论是专业舞者、忙碌的上班族、在校学生,或是路过的人,都能随时加入。现场气氛高涨,互动浪潮此起彼伏,这场活动是真正意义上建立在文明与自由之上的青年文化狂欢。
人群之外,林颂耀坐在咖啡店的窗边,目光穿过玻璃,落向这场盛大的狂欢。随后,他的视线凝于那抹忙碌而利落的身影。他静静地望着,不自觉地向后靠进沙发,原本紧绷的表情,在这一刻,渐渐松弛下来——
作者有话说:这章是本文最后一次提及年份。由于后面几年发生的那件不可抗力的因素需要回避,所以后面就不详写时间背景了。
第30章Chapter30大四那年
那场活动的成功举办,让星耀在同行中声名鹊起,为后续的学员招募工作带来了一波新的热潮。
林颂耀对能干出成绩的人从不吝啬。南久得到了一笔丰厚的奖金,她用这笔钱报考了驾照。科目一她是一次性通过的,上路练习也比同期学员要顺利些。教练说她就是开车的料,笑称她以后跑滴滴绝对饿不死。南久还正儿八经跑去研究滴滴司机怎么注册。
她顺利拿到了驾照,虽然晒黑了一圈,不过总算可以持证上路了。
大四那年,南久的照片终于展示在了星耀的文化墙上,和那些OG们的照片贴在一起。她的身份也从代课老师转变为那道墙上拥有自己姓名的编舞导师。
她的课时费比起代课期间上涨了两倍。她不用再愁生活费怎么办,也不用担心吃了上顿没下顿。她甚至还能存点小钱,偶尔买点漂亮衣服、吃点好的犒劳自己。
她和家里的关系依然没有缓解,但也没有更糟糕。她有自己的生活,爸妈也是。逢年过节她仍然会去吃个饭,面子上说得过去,但从不会在哪家留宿。她游离在父母的家庭之外,像个没有根的浮萍。
毕业前,南久将街舞社交给了夏嫣然。那些流言仍会伴随在夏嫣然左右,但她已经不是从前那个只会害怕到躲起来的姑娘了。时间终究会锤炼出新的山河,人亦是。
拍完毕业照,大家即将各奔东西。舍友将堆放在宿舍四年的东西收拾打包,带回家。
可是,南久没有家
帽儿巷的风依旧徐徐,从巷头吹到巷尾。帽儿茶馆的老客却没有从前那么多了,老的老,走的走。要不是两年前南久弄的那个线上平台,客人还要更少。南久走后,平台一直是宋霆在维护。大多时候是交给平台的运营,他只管续费。偶尔,他也会传些东西上去,比如茶馆的近照,或是一些他觉得有意思的镜头,哪怕一只误闯入茶堂的三花猫。不过,这样的情况也是极少的。
七月刚到,南老爷子就接到了大儿子的电话。挂了电话,南老爷子从茶堂走出茶馆,去寻宋霆。他又去门口喂那只三花猫了。说来这猫也奇怪,三天两头跑到茶馆来蹭他,撒娇卖萌要吃的。一来二去,喂的次数多了,宋霆想着索性养在茶馆,给它置个窝。
这猫当着他的面钻进窝里,一副乖巧模样。等他再从楼上下来,猫早从悬窗跳出去不见踪影。如此几次过后,宋霆干脆也不再拦着。这猫从此卡着饭点来,吃完抹净就走。
南老爷子见宋霆开了罐头放在地上,忍不住说他:“不是有猫粮吗?总买这些贵的给它吃,嘴都吃叼了。”
“给它换换口味。”
南老爷子戳戳拐杖,这猫瞪着一双炯亮的眼睛朝着南老爷子哈气。南老爷子的脸上堆起皱纹,不禁笑道:“你看它这样子像不像小久,张牙舞爪的。”
宋霆拿起罐头盖子,手臂线条微不可察地绷紧,肩背的轮廓也跟着冷硬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