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你再跑我要ptsd了 > 原发(第1页)

原发(第1页)

一开始是在姜与大五那年。

她极少生病,那个秋冬持续的感冒却总不见好。她没注意到自己变得嗜睡容易疲劳,以前发烧不吃药三两天也能好,所以这种程度的感冒她完全没放在心上。

为此后来卢白还吐槽过她,“也不知道你是太刚还是真井,横竖都是二”。

然后她开始咳嗽,家门口社区医院的大夫说是支气管炎,吊了几天液,确实不咳了,又开始神经疼痛。左半边身子,从肋骨,有时候是后背,蔓延到肩膀、脸颊、眼眶、头顶,严重的时候牙齿都跟着抽疼。姜与以为是哪里肌肉拉伤了又或是三叉神经炎症,但这痛感严重影响了睡眠,故而人生头一次,她去买了必理通。

所以卢白说的没错,她太能忍,像个二百五。

姜与没吃过止痛药,不确定应该是怎么个感受,反正一盒药吃完后,好像是不怎么疼了。但随之而来的是胸闷气短。她觉察到不对了,尤其是运动后明显心肺被禁锢无法舒张的感觉。可她还是将此归为感冒加支气管炎的关系。

跟姜与往来还算多的那个女生叫姜与陪她去拔智齿。到了医院,她说来都来了你感冒这么久没好要不再看看吧。来都来了,姜与就去抽了血拍了胸片。

然后,人被扣下了。

看着片子上几乎消失的左肺和纵隔占位,姜与才后知后觉,有点糟糕了呀。

左侧胸腔大量积液伴随心包积水,纵隔、心脏位置偏移。

积液限制心肺舒张功能所以胸闷气短,同时挤压神经产生疼痛,纵隔占位压迫气道造成刺激性咳嗽。

真相大白。

当下便在胸外做了穿刺排液,重新抽血加做了更多化验和影像学检查,几天后还要去心内科住院部做心包穿刺。

好好的人去,带着管子出来。姜与拎着引流袋站在路边打车的时候还没能完全反应。不过她很清楚即将要面对什么。

她第一时间给学校请了假,跟朋友打了招呼托他帮忙照顾林小熊,收拾好家里打包行李等待入院。

心包穿刺在病床旁操作。心内主任带了三个医生,影像科那边推来了机子,全程需要在B超下进行。

姜与那时候还没过22岁生日,在医生眼里还是个小孩儿。心内主任是个慈眉善目的老头,像哄自家孩子一样叫姜与别怕,很简单的一个小处理,积液放出来就能舒服一点。

姜与也没害怕,紧张是有的,再就是肋间隙进麻药有点痒。

她半卧在病床上不能动,只看见面前五双眼睛紧盯着B超屏幕一点点往里送针。其间换了两个穿刺点,终于穿刺成功,可引流管内却毫无动静。几个医生撅着屁股盯着B超屏幕再三确认入针位置无误,最后主任决定用针管手动抽。

但很快主任就发现了,抽不动。

尝试多次无果后,旁边的医生觉得应该放弃,强行抽是相当危险的,一个不稳,针尖偏一点就有可能扎到心脏。主任也犯了难,他问姜与感觉怎么样,姜与表示没有问题。他说,那我们再尝试一次吧,罪都受了,能抽出来最好,不行今天就算了。

主任给姜与重新补了麻药,一边跟她讲解情况,积水粘稠,不太好抽,再坚持一下。

在姜与看来,他们比她紧张多了。

又换了几个位置,仍是相同的情况,主任额上渐渐蒙上汗珠,再不复一开始的自若。可他不想放弃,拔出芯杆的手稍微加了点力。

然后姜与就体会到了,切切实实,心脏被骤然捏紧的感觉。

她本能倒吸气,主任看见她陡然苍白的脸,果断拔针终止。

等待医生后续安排的时候检查结果出来了。除了纵隔肿瘤,并无其他。积水也是因为肿瘤压迫导致循环不正常。于是姜与又被丢回了胸外。腔镜手术,一方面开心包放液,一方面取组织样本做病理活检。

病程发展极快,短短几天,姜与已经变得连行走都困难。暂时排掉的胸水再次涨满,胸口的压迫让她蹒跚两步就宛若濒死的鱼。好在没过太久就等到了床位,手术顺利,姜与再次得以喘息。

病理结果是在取样第五天出来的。结果是,没有结果。

那天主任大查,乌泱泱的一群人。姜与起床病号服外面套了件睡袍,几天没洗的头发在头顶绑了个油腻丸子。十几号白大褂围在床边一脸肃穆,下级们跟在主任身边小声汇报情况,外文专业词汇,姜与听见了,听得懂,假装不知道。另一个年轻实习医生暗戳戳在后面指着她的油头丸子无声比划,“好可爱”。

好尴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