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为阿念亲眼见过、也亲身感受过那些生长于山野、看似不起眼的草木,所蕴含的惊人疗愈力量,才更加坚定自己的方向——
考上最好的中医药大学,成为一名中医,去探索、印证、传播乃至革新我们中国传统的中医文化。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阿念现在不仅会看中医方面的书籍,也会细细研读西医理论。
“西医,确实厉害……”
阿念边看边在嘴里小声嘀咕着:
“它能快速止血、接骨、消灭肉眼看不见的细菌……不过,我们中医调理的是‘气’,是整体的‘平衡’。它看着似乎有点慢,但能治本……”
整整一个上午,阿念安安静静地坐在一旁,双手捧着一本比她的脸还要大的厚重的书籍,看得津津有味,眼神专注得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
与此同时,一位头发发白,带着金丝眼镜、气质儒雅的老者,缓步从书架的另一头踱了过来。
他本来想找一本关于神经解剖学的参考书,然而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被角落里那个小身影吸引了。
一个看起来不过十来岁的女娃娃竟在津津有味地看一本泛黄的《黄帝内经素问注》,而且刚刚阿念关于中西医的理解,也清晰地传入他的耳中。
这个老者大为惊异,这个年纪的孩子,不应该是在图书馆二楼看看连环画、童话故事等吗?更何况她还看得是连医学院学生都未必能沉下心研读的古籍?
他再也按捺不住,走上前去,和蔼的地俯下身,轻声地问道:
“小姑娘,你看得懂这些书么?”
阿念抬起头,看到了一位面容慈祥、眼神中却充满睿智的老爷爷。
这老者倒是和孙爷爷有些许相似,一种没由来的亲切感油然而生,阿念礼貌地点了点头:
“有些能看懂,有些还在琢磨。”
这位老者随意指向阿念所看的当页:
“这句‘西医见形,中医究气’,能给爷爷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吗?”
阿念见这位老者态度真诚,便把自己的想法娓娓道来:
“我觉得就像……像修钟表,西医会把零件一个个拆开,看看哪个齿轮坏了,这是‘见形’。而中医更关注整个钟表转起来的那股‘劲儿’顺不顺,是哪里卡住了,这就‘究气’。”
阿念见老者没有说话,顿了顿,又补充道:
“零件坏了,可以换,但要是那股‘劲儿’不对,换再多零件,钟表也不会走。而且,很多‘气”不通的地方,时间久了,‘形’才会坏掉……”
老者听着听着,眼中的惊讶渐渐地化为无比的欣赏和赞叹!没想到这孩子不仅在看,竟还有自己独立而深刻的思考。
“过得好!说得太好了!”
老者情不自禁地抚掌赞叹,接着好奇地问道:
“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
“我叫苗念,十岁了。”
“十岁?!”
老者心中更是波澜起伏,从怀里掏出一张素雅的名片,递给阿念:
“我叫秦怀远,在成都中医药大学教书。如果你以后对中医感兴趣,非常欢迎你来我们学校看看,当然有什么不懂的,也可以按这个地址写信问我。”
然而,当阿念看到这个地址,瞬间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您住在春熙路南新街慈惠堂巷17号?那个‘枕春堂’?!”